“宁字号”特色食品“朋友圈”不断扩大
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要精耕细作、持续发展。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特色旅游、全域旅游。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总书记第三次对宁夏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这既为宁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也赋予了宁夏新的使命和担当。
近年来,宁夏立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路子,构建体现宁夏优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六新六特”产业体系。根据企业出口诉求和宁夏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银川海关也通过“单品单策”菜单式监管服务,推动葡萄酒、枸杞、乳制品等宁夏特色农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葡萄酒“迷醉”世界
近年来,宁夏葡萄酒产业以引领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为目标,深挖自然资源禀赋,主攻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品牌化方向,真正把产区优势、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统一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道路。
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让贺兰山东麓这片曾经的戈壁荒滩成为盛产优质酿酒葡萄的宝地。美酒飘香的金沙滩,让酿酒葡萄有了好收成,也让葡萄酒从好产品变成好商品。
近日,经银川海关所属兴庆海关查验,宁夏德沃酒庄有限公司一批起泡葡萄酒成功出口至日本,该批货物价值近9万元。“借着出国参展的‘东风’,今年,公司产品成功打入日本市场。”宁夏德沃酒庄有限公司海关业务联系人表示。
针对葡萄酒对温度波动敏感、运输储存成本高等难题,银川海关与深圳等口岸海关加强协作,进一步畅通鲜活易腐农食产品绿色通道;组合运用属地查检“一键预约”等智慧海关建设成果,对出口产品实行随报随检、快速出证、“5+2”预约等便利措施,在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实现优质产品“优出快出”;深化跨关区协同监管,持续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区域海关一体协同机制,与杭州等兄弟海关签订合作备忘录,支持宁夏多向拓展开放通道,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顺利“出海”提供更多新选择。今年上半年,宁夏共出口葡萄酒5.05万升,货值575.0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79%、70.16%。
“有了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预约查检等便利举措,我们生产的葡萄酒出口通关更加便捷,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也为产品快速打开市场赢得宝贵先机。截至目前,我们酒庄的葡萄酒已成功销往德国、英国、新加坡、瑞士等国家和中国香港。” 宁夏迦南美地酒庄有限公司海关业务联系人胡宁川介绍道。
小红果“红”到海外
眼下正是中卫市中宁县枸杞收获的季节。“我们的枸杞主要出口到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我们严格执行标准化种植要求,做好农残管控等工作,质量安全有了保障,销量自然就来了,今年上半年,枸杞出口约300余吨。”宁夏百事恒兴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郭连霞说道。为了保障枸杞顺利出口,银川海关所属中卫海关在枸杞还未展叶时,就开始指导企业做好相关工序。“在枸杞采收前,我们还会实施食用农产品风险监测,保障枸杞的质量安全。”中卫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谈康说。
为促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银川海关进一步完善“促进‘六特’产业高质量发展专班”工作机制,开展促进枸杞扩大出口专项调研,实地走访10余家企业;联合中宁县政府举办专题座谈会,梳理解决企业诉求,惠及20余家企业。以“四下基层”为重要抓手,走进田间地头宣传解读惠企政策措施,设立24小时在线业务咨询,确保第一时间回应企业关切的问题。发挥海关技术优势,开展枸杞主产区200批次枸杞样品、400余项农残指标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在枸杞主产区中宁县组建专业检测技术团队,为当地企业提供土壤、水质和枸杞等检测服务,指导企业科学做好病害防治。充分发挥“中宁枸杞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作用,关注境外预警信息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时向辖区相关企业发布风险预警,出版《宁夏枸杞国内外技术研究》等工具书,全力支持宁夏特色农产品安全顺畅出口。
乳制品成功“出海”
近日,经银川海关所属兴庆海关检验监管,一批宁夏产全脂乳粉顺利发运新加坡。
“今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向外开拓市场。但是之前从没做过乳制品出口业务,对乳制品出口所需要的流程、手续完全不了解。”宁夏亿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关业务负责人说道。在今年初开展的出口企业走访调研中,银川海关了解到部分乳制品企业对乳制品出口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如何开展企业备案、境外注册等已成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瓶颈”。为此,银川海关第一时间派专人开展联络对接乳制品出口需求,在出口食品企业境外推荐注册方面加大帮扶力度。
“对首次申请对外注册备案、首次签证及首次出口的宁夏特色农食产品生产企业,我们都会派出专班开展专题政策宣讲、专项业务指导、专题预警信息收集发布等,以事前辅导、全程监管模式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帮助企业强化食品安全工作水平,提升‘宁字号’特色农食产品国际竞争力。今年上半年,共助力辖区企业出口全脂乳粉12批次,货值超2500万元。”银川海关综合业务三处处长郝俊虎介绍道。
“新秀”农产品“破圈”
日前,银川海关隶属中卫海关工作人员走进雪川六盘山食品(宁夏)有限公司,对企业申报的一票11吨出口冷冻薯条进行现场查验。
中卫海关关员熊伟杰启动移动单兵,登录属地查检业务管理系统,依据布控指令现场查验合格后,经远程审批通过,系统随即生成电子底账,企业即可通过“云签发”模式申请检验检疫证书。全程网办,企业一趟不跑,该批冷冻薯条顺利发往马来西亚。
“我们还聚焦提升服务质量,定期上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帮助企业在原辅料质量安全、生产加工过程关键点等方面提升自检自控能力。此外,推行“预约查验”“云签发”等惠企通关政策,实现随报随检、无异常即放,大幅压缩属地查检时间和签证时间,助力冷冻薯条向宁夏优势特色产业跃升,持续扩大出口。”中卫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谈康说。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出口属地和口岸海关长效联系机制,强化与商务厅、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的配合,扎实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助力宁夏优势特色农食产品扩大出口,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银川海关副关长祁云海表示。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