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川南五市代表齐聚泸州探讨如何激活“地标”效应

来源:泸州新闻网 记者:吴迪 更新时间:2024-07-29

川南片区地理标志资源丰富。725日,四川省地理标志保护运用助力乡村振兴川南片区现场会在泸州举行,川南五市(泸州、自贡、宜宾、乐山、内江)的企业、主管部门、地理标志协会等相关负责人齐聚泸州,分享如何结合当地实际,践行“守护一个地理标志、护航一个产业、服务一方百姓”理念的精彩故事,探讨如何进一步激活“地标”效应赋能乡村振兴。

“沉浸式”观摩、“互动式”交流

畅谈地理标志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会前,与会代表前往合江县荔枝古树公园、合江世界晚熟荔枝种植资源保护创新基地、合江中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观摩了地理标志保护运用现场。

随后的现场会上,宜宾市筠连县分享了如何培育打造“筠连黄牛”“筠连粉条”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探索,乐山市分享了有效利用“峨眉山茶”“井研柑橘”等地理标志品牌赋能乡村振兴的故事,内江市分享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加快“内江黑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受邀参会的重庆市地理标志发展促进会秘书长王磊建议,可充分利用网红街区、商文旅综合体,打造“地标综合体验馆”“地标创意快闪馆”“地标小店”等,以城市带动乡村,推动地理标志品牌创新,释放地标消费潜力。都江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科长李黎建议,优化地理标志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和数字标识设计,充分用好地理标志“金字招牌”,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自贡市富顺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智军建议,保护与发展并重、示范与推广并重、传承与研发并重,构建农产品地理标志规范化保护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参加这个现场会收获很大,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地标产品的重要性。在泸州合江荔枝地理标志保护点位考察后,了解了泸州在地理标志规范使用、产品质量严格把控、产品物流冷藏等方面的做法,值得学习。回去后,我将把这些理念和做法在宜宾屏山茶产业进行推广。”四川省屏山炒青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邓江表示。

为何在泸举行现场会?

地理标志拉动我市产业发展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是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不仅拓宽了我们的销售渠道,更提高了公司荔枝的附加值。”合江中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小成告诉记者,得益于地理标志,公司的荔枝已送往国内山姆、永辉、盒马生鲜等大型商超及各大电商平台售卖,还成功出口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

谈到地理标志保护运用带来的实惠,倪小成表示,公司通过“企业+农户”运作模式,去年实现经济价值近2亿元,还为20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周边1万余户农户致富。

地理标志在拉动我市产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市加快形成“地理标志+多业态”的产业融合体系,全面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7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4件,农产品地标10件。泸州老窖酒、纳溪特早茶进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互认名录,合江荔枝、纳溪特早茶、古蔺面等纳入川渝协作重点保护名录。合江荔枝商标注册后品牌附加值逐年增长,合江荔枝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13.94亿元,2023年产量3800万公斤,产值24.5亿元,带动10万余人增收致富,预计2024年产量达5000万公斤。

“纳溪区借力‘纳溪特早茶’地标影响力,扩大茶园种植规模,综合产值达30亿元,比注册前翻了一番,新增茶农3万余人,茶农鲜叶收入11.8亿元,茶农人均收入1.56万元。”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科长邓晖表示,我市将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市州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强化地理标志保护运用意识,促进泸州特色农产品资源转化为商标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推动越来越多的“泸州牌”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