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江苏省农村电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从田间地头到云端市场,江苏农村电商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带动了农村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和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024年度苏货直播新农人培育行动日前在泰州启动,江苏省有关部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广泛联动苏货直播、数字乡村等平台载体,传授“新农人”关心关注的实践实操技能公益课程,以培育更多农村电商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政策驱动与市场响应
共绘农村电商发展新蓝图
江苏省高度重视农村电商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为农村电商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市场环境。同时,市场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农村电商企业和个人,共同绘制出一幅农村电商发展的新蓝图。
今年3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在全国培育1万名左右农村电商带头人。近年来,江苏省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号召,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多部门举办的“苏货直播新农人培育行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农村电商人才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支持。
今年,江苏省农业农村厅首次尝试依托‘苏货直播’平台,将省级农业品牌赛事和苏货新农人互联网营销大赛两赛合办,以“数字化营销”为导向,共同构建一个集品牌宣推、产品营销、人才选拔于一体的综合赛事平台。
此外,江苏省还设立了多项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体系完善以及品牌打造等方面。在政策红利的激励下,江苏农村电商市场主体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创新模式、优化服务、提升品质等措施,积极打造农村电商新生态。
同时,江苏农村电商还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30余家徐州本地电商、传统企业通过与美团、饿了么、快手、抖音等知名平台和大型商业综合体紧密合作,实现了线上直播带货与线下年货展销的高效结合,扩大了消费规模。
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
激发农村电商内生动力
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江苏省各地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农村电商发展模式,不断进行模式创新,拓宽销售渠道。
一方面,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将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品质特点等直观展示给消费者,提升了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在泰州举办的“苏货直播新农人培育行动”中,就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农村电商主播,他们通过直播平台将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另一方面,江苏农村电商还积极探索“农产品+旅游”“农产品+文化”等跨界融合模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包装好的蓝莓果干、罐装蓝莓汁、玫瑰手工皂、花茶、青梅果……在南京溧幸传媒有限公司的直播间里,溧水“五梅(莓)”系列产品琳琅满目。除了田间农产品带货,依托于溧水区无想田园区域公用品牌,直播间销售加工生产的农货产品,串起了一条从田间地头到加工生产,再到直播销售、物流运输的产业链条。
近年来,南京市溧水区幸庄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汇聚了20多家直播服务企业和近百家各类电商企业,形成了从生产、加工、销售到物流运输的完整产业链。这些企业不仅销售本地的特色农产品,还通过电商平台展示农村特色景区、旅游产品等相关信息,吸引广大游客前来休闲、度假、观光,推动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人才培育与人才引进
为农村电商注入新鲜血液
农村电商要发展,离不开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人才队伍。而农村电商人才,既要“引”,也要“育”。近年来,江苏省通过一系列人才培育计划和措施的实施,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既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提升现有农村电商从业者的技能水平,也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为农村电商注入新鲜血液。
南京市高淳区着力破解农村电商发展人才瓶颈,联合行业协会、高职院校、电商平台等,采用“课堂+实训”模式开展各类人才培训活动,提升参训学员电商创业就业技能;2023年联合江苏省电商协会、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国家级授牌证书“电子商务师”培训,目前参与培训的首批学员已顺利通过“电子商务师”培训认定。
接下来,高淳区还将重点针对电商创业者、三农等群体,大力开展电商运营培训,持续强化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并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拓宽电商技能培训人员范围,定期开办“电子商务师”“互联网营销师”等培训班,为农村电商培养生力军。
除此以外,“苏货直播新农人培育行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农村电商人才提供了系统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该行动已累计培育农村电商新农人6.1万名。(常山)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