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浙江常山:多措并举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记者:方问禹 更新时间:2024-06-21

浙西山区小县常山,“八山半水分半田”,是浙江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近年来,常山县立足本地特点优势,通过壮大特色产业、组织“企业+农户”等举措,有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2023年,常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66元,增长7.8%。目前,常山全县180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0万元以上占76.1%50万元以上占58.3%100万元以上占16.1%

常山胡柚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维C含量高、抗氧化能力强、能长期储存等优点。但与不少传统农产品一样,因为品质提升、品牌建设相对滞后,胡柚价格不高、销售不温不火等问题长期存在。

近些年,常山坚持系统思维、叠加赋能,从深耕“一只胡柚”,到培育“一份常礼”区域公共品牌,再到打造“一切为了U”城市品牌,想方设法、“吃干榨尽”发挥胡柚价值,实现“一只水果带富一方百姓”。

记者了解到,目前常山全县胡柚种植面积超过10.6万亩,胡柚总产量达到14万吨,果品深加工占比突破40%,全县“U产业”总产值突破40亿元、带动10万人就业,县域胡柚产业走出全要素链、全价值链、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之路。


GzjfshC007051_20240620_CBMFN0A005.jpg 

不仅胡柚产业,常山农民通过种植增收致富的路径还有许多。

利用自家30平米的闲置庭院种植花卉盆栽,做好浇水、施肥等日常养护,常山县辉埠镇路里坑村村民朱淑兰每月能增收900元。

路里坑村利用农家闲置庭院、村庄边角地、环境整治空地三种资源,与一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农户及村集体通过花卉种植养护获得收益。目前,全村已达成协议297户、3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共富庭院40户、4200平方米已建设完成,预计每年带来增收90余万元。

以路里坑村庭院经济试点为样板,常山县将逐步向周边乡镇扩面幸福庭院建设,打造庭院经济发展示范带,发展花草植物、特色果园和其他特色种养殖进庭院。

常山县乡村振兴路径探索百花齐放,背后有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饱满状态。

正值茭白丰收季,常山县新昌乡达塘村整片绿油油的茭白田里,村民熟练地收割鲜嫩的茭白。目前,这个村共流转了450亩农田种植茭白、高粱等农作物,带动村民增收近100万元。

从见面一句“早上好”问候,到探索“一套治村模式”,再到弘扬“一种奋斗精神”,党员群众精神面貌的变化,让达塘村从典型的“薄弱村”“后进村”“空壳村”蝶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