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兴合集团:让小冷库释放大“蘑”力
庆元,处浙西南一隅,享有“中国香菇之乡”的美誉。这里是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
今天的故事发生在庆元香菇市场。它历经二十多年的风雨洗礼,现已发展成为建筑总面积11万余平方米,集食用菌交易、仓储、拍卖、加工、物流等为一体,年交易额达25亿元的全国著名食用菌集散中心。
近年来,受电商冲击、产业转移、南菇北移、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向来客商鼎沸的庆元香菇市场面临市场辐射集散势能趋弱、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如何让这一传统市场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兴合集团正努力解答这一新课题。
2023年,兴合集团联合庆元国投集团共同运营香菇市场,市场运营主体变更为庆元开源食用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标志着市场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也标志着社有经济在食用菌产业领域的布局落子。作为全省供销社系统为农服务的龙头企业,兴合集团坚持“三农”宗旨,围绕增强香菇市场食用菌集散核心功能和枢纽地位,着力稳运营、谋创新、提质效、强管理、优服务,以市场冷库运营为切入点,创新思路打法,强化服务赋能,推进转型提升,让小冷库释放大“蘑”力、激活大能量,为食用菌商贸流通提质增效增添一抹亮丽色彩。
切分“臃肿四合院”,运营模式焕然一“新”
初夏时节,步入庆元香菇市场冷库内,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菌菇映入眼帘。
食用菌的存储对温度和湿度均有较高要求,小冷库出租率还好,可面对刚接手的一个个超过1000平方米的大冷库,市场冷库负责人吴丽丽感到非常焦虑。
大冷库的常年库容量不到60%,能耗大、效率低,吴丽丽认为,传统经营模式必须转变,向“新”而行才有出路。
通过与商户沟通发现,商户普遍更青睐100-200平方米的小冷库,因为这样不仅租赁更为灵活而且自由度更高。通过对上述想法进行测算与论证,庆元香菇市场决定对冷库进行“大拆小”隔离改造,分步谋划打造食用菌存储及运营模式2.0版本。将部分面积较大的冷库进行拆分隔离,把“臃肿的四合院”切分成若干个100-300平米不等、功能齐全、私密性较好的“小户型套房”,将传统存储模式升级为“批零兼营”模式。
▲香菇市场冷库“大拆小”隔离改造布局
经营模式调整后,商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零散存”或“整体租”,不用额外花一分钱就能拥有自己的“专用仓”,这样商户使用灵活,进出自由受限较少,且不易串货。同时,市场通过整租一次性收取租金,既减少了日常频繁监管耗费的人力成本,又提升了冷库的库容量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商户和公司的双赢。
市场冷库还创新“库中店”经营模式,即农户在市场设置前置仓,委托公司对所存商品代管代售代发。这样,种植、存储、销售及物流一键打通,“产供销”联合体形成,各方优势资源得以整合,市场食用菌实现“买全国、卖全国”。
“去年,羊肚菌价格大跌,我手上好几万斤库存找不到合适的买家,多放一天,成本就多一天,迫于无奈,最后只能以低于市场价出售,要是当时有这个‘库中店’就好了”,羊肚菌种植大户王雷遗憾说道。
推行“仓单质押贷”,服务市场百“菌”齐放
庆元县人工栽培香菇的历史悠久,有“香菇之源”的美誉。一走进庆元香菇市场,就能闻到浓郁的菌菇香气。
“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公司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多亏有香菇‘仓单质押’贷款。”华夏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夏富根说。
食用菌同其他农产品一样,生产季节性突出、价格波动大,低买高卖是食用菌经营的盈利法则。在价格处于低谷时,大部分商户会选择做大库存和品类,静观市场行情变化,待价而沽。但碍于资金原因,很多商户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痛失商机。同时部分商户因资金周转困难,不得不低价亏本出售现有库存。
为解决商户融资难题,庆元香菇市场深化银企合作,联合庆元农商银行、庆元县担保公司等为市场商户提供年1亿元的农副产品仓单质押融资授信,有效帮助商户解决资金周转和短缺问题,促进了市场冷库、银行、担保方、商户四方互利共赢,在降低食用菌经营准入门槛的同时,激发了商户的创业活力。
香菇“仓单质押”贷款,就是让商户用货物作为抵押获取低息贷款,将存储香菇转换成“金融资产”。例如,商户有价值100万元的香菇放在冷库里,通过评估后银行可以给商户货款价值60%的贷款,即60万元。拿到这60万元后又可以收购香菇再质押贷款,又能贷到36万元。这就撬动了96万元资金,差不多达到两倍的量。
“以前100万元资金只能买100万元的货物,现在100万元资金可以买到近200万元的货物。这不仅解决了我的存储需求,还解决了我一直头疼的资金短缺问题,利息也不高,你们真的帮了我大忙了”,市场商户吴总激动地说。今年他通过仓单质押融资授信服务,用存放在冷库内的食用菌实物作为抵押,成功申请到庆元农商银行贷款500万元。
除了提供金融服务,公司还聚焦商户需求,发挥资源优势,搭建交流服务平台,丰富市场场景服务,推进“市场+旅游+购物+研学”融合发展,做好品牌、营销等资源嫁接,建立“首问负责制”等服务机制,力所能及帮助商户解决困难和问题,让庆元香菇市场“活”起来。
实现“全天候监控”,数治管理一“菇”独秀
目前,改造后的冷库入口可随时查看库内温度信息,通过电脑系统可详细了解货物出入库情况,并实现对冷库内外全方位24小时监控。工作人员可通过电子大屏和手机快速了解每一个库的实时场景信息,库内商品的安全性得到极大保障。冷库还开展货物身份标签电子认证,极大方便了货物出入库。
“从事食用菌行业20多年,我从没想过食用菌能像我们人类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自从市场冷链启用了货物二维码标签后,我再也不用担心出现串货或丢失问题,货放这里,我放心!”从事香菇生意多年的孙老板笑着说。
▲香菇市场冷库食用菌“一物一码”存储
通过一系列努力,冷链仓储管理实现了从“大库”到“小库”、从“无监控”到“24小时全方位监控”、从“无标识”到“一物一码”的全面升级,大大提升了商户对市场冷链的信任度,冷库库容量也从之前的不到60%提升到现在的70%以上,整租冷库已经基本出清。冷库里满满当当,商户热情越来越“旺”,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市场冷库团队充分发挥直面种植端、生产端、销售端以及外来客商的一线优势,收集积累市场内外食用菌相关数据,联动同类专业市场和专业买手,探索搭建食用菌单品价格指数及曲线走势图。这不仅标志着公司数据资产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也为农户适配食用菌品类、规避种植风险,商户适时购销食用菌、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产业政策等提供了有益指导。
天下香菇属庆元,庆元香菇遍天下。展望未来,庆元香菇市场将继续坚持为农服务宗旨,融入农村“三位一体”改革,以菇为媒,以菇为链,放大冷库经营优势,探索运用新质生产力,深耕香菇专业市场建设,打造功能齐全、特色鲜明、链条完善、辐射面广的食用菌交易集散平台,在助力菇农增收致富、壮大香菇商贸产业、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展现应有的担当和作为,为供销系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点评:食用菌产业是庆元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浙江兴合集团推动庆元香菇市场经营团队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扬“特别肯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有韧劲、特别善创新”的精神,聚焦食用菌流通体系建设,把创新冷库运营模式作为重要突破口,打好运营、金融、数字化管理服务“组合拳”,以冷库运营“小切口”,撬动为农服务“大作为”,有效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助推我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