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陈黄鱼“游”上共富路
不久前,随着上海东方购物平台预售活动圆满收官,800尾鲜活的东海“土特产”大陈黄鱼陆续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游”至上海市民的餐桌。
大陈黄鱼是我国传统“四大海产”之一。“远离内陆、潮流畅通、水质肥沃、海水盐度高、水流急、鲜活饵料丰富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孕育了大陈黄鱼独特的品质。”椒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陈恒介绍,大陈黄鱼营养丰富,体型匀称修长如梭形,吃起来肉质鲜美。
大陈黄鱼畅销上海的背后,离不开椒江区近年来多方联动共同擦亮“大陈黄鱼”这张地理标志“金名片”的有力支持。2010年,“大陈黄鱼”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多年来,椒江区围绕大陈黄鱼持续输入农业产业化和海岛振兴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富密码”,大力推进养殖模式的迭代和养殖技术的创新,助力大陈黄鱼一跃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
目前,椒江区大陈岛共有黄鱼养殖企业14家,其中11家获准使用“大陈黄鱼”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拥有黄鱼养殖基地8处,以及围栏养殖设施19口、深远海桁架围网3口、深水网箱710只,总养殖水体150多万立方米。大陈黄鱼养殖年产量达9245吨,年产值超10亿元。
与传统的冰鲜黄鱼相比,活的大黄鱼是餐桌上的“稀客”。生产端的养殖能力和技术创新,为销售大陈活黄鱼打下了基础。作为此次预售活动的产品供给方,台州广盛渔业有限公司在深水网箱养殖技术、自动化养殖装备和产品活体运输、冷链物流工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建有自动化升降钢结构围栏设施。
“活黄鱼基本都是‘十里挑一’的,条形纤长优雅,外观不能有鳞片掉落、明显出血点等瑕疵。”陈恒说,创新的养殖设施和模式使得网箱整体下降时,可以有效防御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起捕时网箱整体上升,可以保持大陈黄鱼的品相。
大陈活黄鱼此次成功打入上海市场,将会带来哪些利好?椒江区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吴起表示,一方面通过电视购物节目中的讲解、试吃等环节,对大陈黄鱼进行了品牌宣传与推介;另一方面,旨在以此为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的供销模式,推动大陈活黄鱼“游”入更多城市的百姓家庭。
做好黄鱼“共富”文章,椒江区一直在努力。“在前期谋划的基础上,今年4月我们成立了黄鱼专班,聚焦扶持政策制定、养殖技术推广、大陈黄鱼品牌宣传、产业融合发展等,共同推进大黄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陈恒说,除了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今年将结合现代“新农人”培训行动开设多期课程,邀请专业讲师为大陈黄鱼养殖户授
课解惑。“对于在养殖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我们还会授予其‘垦荒渔农’荣誉称号。”陈恒表示。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