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兴安”区域公用品牌 助力乡村农特产品走出去
近年来,兴安盟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立足资源禀赋,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科技赋能,打响“源在兴安”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了以“认证型”多品类区域公用品牌统领全盟农业品牌发展新格局,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源在兴安”作为打造全国首个生态区域品牌,依托“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生态底色和创建“国家级现代畜牧业试验区”发展机遇,以“兴安产,安心选”为品牌口号,串联起兴安盟区域生态、区域旅游、区域人文、特色物产,构建了完整的品牌战略体系。
精准定位 “源在兴安”区域公用品牌组团闯市场。区域公用品牌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地方可持续发展和造血功能的重要路径之一。自“源在兴安”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以来,兴安盟优化顶层设计,结合实际,量体打造,确立了以1个“源在兴安”区域公用品牌为统领,发展“兴安盟大米”“兴安盟牛肉”“兴安盟羊肉”等特色产业品牌,带动玉米、牛奶、禽类、杂粮杂豆、中草药、矿泉水、林果、林下产品、传统奶制品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与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产品品牌建设,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和“蒙”字标认证紧密结合,向着产品优质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全新格局迈进。
提升标准 强壮根基助力产业升级。“兴安盟草原三河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源在兴安”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不仅有农业生产基地,而且有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发展链条,产品远销京津冀等一线城市,广受市场青睐。作为兴安盟“源在兴安”区域公用品牌子品牌的金名片之一,兴安盟大米的表现只是缩影之一,2023年经过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最新评定,“兴安盟大米”品牌价值达262.87亿元。去年以来,在“源在兴安”区域公用品牌的推动下,兴安盟各大农业产业逐步提高生产标准,强壮经济块茎,在产业升级的赛道上竞相发力,重点打造畜牧、粮油、山珍、水产、果蔬、药材等重点产业,建立中药材、杂粮杂豆、冷水鱼、有机羊等多个种养殖基地、示范园区。聚焦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力稳定供应链、延长产业链、保障要素链、拓宽销售链,做到强基固本添活力。依托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了一批具有产业基础、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的特色旅游景点,以点带面、串珠成链,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农旅融合发展,推动实现农工商旅全链融合,形成独特的兴安区域品牌发展道路。同时,立足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培育优质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开展品牌备案授权,新增备案产品企业12家,累计授权企业已达到99家。
活动爆屏 拓宽销售渠道。阿尔山市乡乡农牧产品销售有限公司作为“源在兴安”区域公用品牌的其中一家授权企业,不仅自己生产阿尔山林下山珍产品,还是一家重要的农畜产品流通企业,利用各种展览展会、“832平台”等渠道积极销售兴安盟农特产品。“今年以来,我公司积极参加‘源在兴安’区域公用品牌在北京、广州、长春等地展销推介 15场,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5000余万元。”阿尔山市乡乡农牧产品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怡鹏作为承接“源在兴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协会秘书长如是说。科右前旗鑫祥圆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特门郭勒羊”作为兴安盟草原羊的优秀代表,借着“源在兴安”区域公用品牌直营店的发展,产品已经远销成都,打开了川渝地区的市场。去年以来,以京蒙协作、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为契机,围绕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积极组织参加展览会、农博会等产销对接会,拓展销售渠道;设立直营店,积极宣传推广铺面,选主打产品落地直营(初选大米、鲜食玉米、牛羊肉为牵头产品,带动其他类,分选渠道及目标客户,对应销售模式),在北京、呼市、成都等地共计发展直营店19家。
聚势赋能,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兴安盟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坚持以品牌引领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扎实开展品牌培育工程,着力打造“源在兴安”区域公用品牌,擦亮“兴安产、安心选”金字招牌。培育了特门郭勒草地羊、阿尔山野山珍、兴安苍术等一大批名特优新农畜产品品牌,迈出了“养在深闺人未识”到走向全区、走向全国的的坚实步伐,为兴安盟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兴安盟已构建起了覆盖玉米、水稻、肉牛等优势产业和杂粮杂豆、林果、水产等特色产业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下一步,兴安盟供销社将紧紧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充分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不断延伸完善产业链,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大力开展“源在兴安”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工作,以品牌赋能产业发展,拓宽销售渠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