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城多味”:这“香”有礼
(一)
“过年就是要凑热闹蹭人气!”
不觉冬寒,暖城鄂尔多斯“热点”再现。1月20日上午,“暖城多味”消费帮扶年货节在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启动,热闹氛围绵延着旧岁的满盈和丰硕,人来人往攒动着即将到来的新春喜悦。品新鲜、味丰美、纯天然、原生态……诸多优质产品,伴随着一份份深情厚谊成为送给亲朋好友的“舌尖尊享”。
“暖城多味”是什么?
是鄂尔多斯倾力打造的市级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是暖城高端生态农畜产品的统称,也是鄂尔多斯以“美味”给予更多人的贴心礼遇。
“暖城多味”带来了什么?
这是一个为全市优质产品搭建的增值服务平台,为新一年各类农副产品“走得更远”开了一个好头,为增加农牧民收入注入了新动力。仅在开幕式上,农牧企业、合作社与驻地大型企业现场签署消费帮扶协议29项,签约金额达1.12亿元。
(二)
最浓不过家乡味。
秋收冬藏,谷脂丰稔,各旗区特产再“出圈儿”:“肉中人参”阿尔巴斯山羊肉全身是宝,“几字弯”黄河鱼肉嫩味鲜,传统奶制品口感醇香……巴盟黄柿子、卓资山熏鸡等周边盟市的特产也频频亮相。
“一花独秀不是春”,正是依托“暖城多味”,米面粮油、蔬菜水果等千余种优质农畜产品集中亮相,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味道,再一次为大家集聚惊艳:最优的就在身边。
“家乡味”是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的缩影,是鄂尔多斯人勤劳聪慧的衍生;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厚重内涵,更有着“一产”高质量发展下市场活力的迸发。
富煤集气、绿色发展的暖城多“能”,以一己之力为全国25个省(区市)保供;金沙“蓝海”、歌声悠悠的暖城多“景”,天朗气清喜迎八方宾朋;“中国文化百强市”“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23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等熠熠荣光,让暖城IP唱响全国。
而多“味”的加持,必能让暖城的好口碑、好形象更加立体、有感。
(三)
农畜产品,一头连着农牧民的账本,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大盘。
田间地头的春播冬藏、棚圈圈不住的生机,或以原始味道呈现,或以现代生产加工工艺赋能,既接地气,又与众不同、入口难忘。
“暖城多味”出彩“出圈儿”,无疑是鄂尔多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支点,必然会让农牧民的钱袋更鼓、让乡村振兴的劲头更足,也将为撬动“工业反哺农业”的大盘助力。
随着品牌的推出,暖城还在线上启动了百万补贴领券满减活动,驻村干部变身带货主播,足见政府切实的担当。“暖城多味——鄂尔多斯高原农牧优品旗舰店”精彩亮相,这是暖城推进农畜产品采、售等惠民服务常态化和激发生产意愿、刺激消费信心的强力组合拳,更是打造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的生动注脚。
暖城民生福祉的又一落笔,民生之供与民心之需完美契合,跃然眼前。
(四)
产品为载体,饮食即文化,从具体产品到完整品牌,成链成势,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是关键一招。
放在鄂尔多斯经济大背景下、社会大环境中、文化大繁荣中,区域公用品牌的属性多元而丰富。从眼前看,这是真心实意的民生“红包”;从长远看,这是坚持转型暖业、推动一产全链条提升的扎实举措,更是暖城·暖实力的亲力见证。
“暖城多味”,将是暖城鄂尔多斯对外展示的又一张闪亮名片。这名片品质所及,是鄂尔多斯人的自信;这名片情感之深,是鄂尔多斯人的乡情和乡愁。一经“出炉”,便满足了每个鄂尔多斯人的多重期待。
不止“多味”,还要“有礼”。要让“暖城多味”从品牌升级到“王牌”,除了借助政府搭台、社会帮扶,还应将其纳入到暖城文旅宣传推介中,让“暖城多味”成为鄂尔多斯带给四海宾朋的最好伴手礼!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