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从土味农产品到新潮伴手礼

来源:海南日报 更新时间:2024-01-24

640.jpg

海垦企业推出的水果冰淇淋深受顾客欢迎。本报记者 袁琛

 

640 (1).jpg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原生态茶园小镇,农户采摘早春茶。本报记者 李天平

春风吹拂,茶山青翠。

118日,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海南农垦标准化茶叶种植基地里,片片茶叶响应春日的呼唤,铆足了劲拼命生长。

1967年,海南农垦人开始在牙叉镇种茶树,识茶事茶,让青翠茶山有了好收成,也让茶叶从好产品成为好商品,在岁月中制茶的好故事传颂成了好品牌。

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海南农垦诸多角落:生根黎母山脚的咖啡树,“结”出“母山”品牌;长在大坡镇田间地头的胡椒全身是宝,果、叶、根都是市场热销爆品;各个果园里,菠萝蜜、芒果等水果在鲜食之余,摇身一变成为浓郁热带风味雪糕。

近年来,海南农垦各企业立足“农垦姓农”,深挖农垦资源禀赋,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狠抓品牌建设,把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礼品,加快构建“以农为本、以胶为主、种养结合、以工补农”“一二三产业融合、全链条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

做深精加工 好品种变好产品

海南农垦不乏独具特色的农产品,但是独缺商业逻辑和市场思维。

其中的困惑或疑虑在于缺乏抓手。面对波云诡谲的市场竞争,土生土长的农产业也需在激烈的比拼中,塑造市场逻辑,方能走完从田间到舌尖的长路。

一款农产品要进入市场,就必须完成商品化。而农产品商品化的基础,便是规模化和标准化。

“让好产品变成好商品,叫得响、卖得出,还有回头客”成为海南农垦各企业的发力点。

依托科技创新,做足做实精深文章。海垦各企业尝试对标市场需求,采用精深加工研发产品,完成从卖原料到卖商品的转变,让农产品的商品化价值成倍增长。

初级农产品经过“工业化”变成加工商品,溢价空间有多大?以胡椒为例,胡椒装麻袋论斤卖,只能在本地市场上卖出10余元;做成胡椒调味品,装进品牌包装里,不仅价格成倍增长,还能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还以‘推农向食’‘推农向用’为导向,与科研单位联合研发出鲜食胡椒粒和胡椒泡脚包等产品。”海南农垦热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热作)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豫介绍,通过深加工,胡椒从原料变佐料,从佐料变食品,增加了新的使用场景,也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

类似的实践还有热带水果的“变身”。老盐柠檬、菠萝蜜、榴莲、芒果椰子、香芋椰子和椰子,共6款别具一格的热带水果口味雪糕的推出,让水果有了多样吃法。

“奶味浓厚却很爽口,还有独属于菠萝蜜的浓郁香味。”在海南农垦生鲜超市,新鲜上架的菠萝蜜雪糕一上架就深受顾客欢迎。

2022年起,海南农垦果蔬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果蔬)与中国热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力求将热带水果特殊味道和浓郁香气保存在雪糕中。经过近一年的反复调配,该系列产品近期将向市场铺货。

这并非孤例。近年来,海垦果蔬始终坚持做“深”文章,掘出新市场,为热带果蔬加工产业注入科技内核,研发新品,形成品牌优势。

目前,海垦果蔬加工原料囊括菠萝蜜、芒果、椰浆、青金桔、椰子、柠檬、木瓜等热带水果,产品包括果干、果浆、酱菜、冰淇淋等,并在不断扩展。

扎根试验田 好产品变好商品

在三亚市崖州区“海垦玉520”鲜食玉米试验田里,一株株玉米身姿挺拔、随风轻摆。

“这是我们选育的新品种玉米,无需蒸煮,剥开皮就能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三级研究员李余良随手摘下一根玉米,剥皮拔须,一口咬下,满口的浓郁甜香。

“海垦玉520”是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南繁)、广东农科院共同选育、推广转化的新品种鲜食玉米。

202312月底,海垦南繁举行“海垦玉520”推介会以来,国内众多农业企业纷纷抛来橄榄枝,希望共同合作推广。

放眼市场,玉米并不稀奇,但是精品玉米尤其是直接就能吃的精品鲜食玉米可是“稀罕货”。在食品消费需求升级的今天,“鲜甜到在田间就能直接啃”,是市场的最新追求。

将好品种变成好产品,海垦南繁与科研院所瞄准市场需求,让种业研发有目标、可落地、见成效。

“选育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新品种是第一步。”2023年中组部第6批挂职干部,海垦南繁集团副总经理黄振瑞介绍,从广东农科院作物所来海垦南繁挂职后,他便力争推动科企联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做好成果转化工作。

目前,海垦南繁集团已在本岛打造首批鲜食玉米试验基地,共计2110亩,并将加快甜玉米制种、推广种植。今后,该集团将在打造玉米全产业链模式上下功夫,强化科企合作,选育绿色、优质的突破性新品种;在创新产业链上下功夫,强化系统发展,力求在玉米加工、仓储、食品、贸易等方面有突破。

串起产业链 好故事变好品牌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海南农垦白沙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白沙茶业公司)生产车间里,新采摘的茶青经过摊青、杀青、初揉等9道流程,缕缕清新的早春茶香如约而至。

1987年,海南农垦人将种茶、制茶的心血与经验,凝结成“白沙”茶品牌。2023年底,“白沙”成功入选第二批“海南老字号”。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让好产品变成好商品,不仅要以市场为引导,更要将好故事变成好品牌。

在打造品牌过程中,海南农垦各企业针对当前主力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更新文化表达,加强产品研发,打造与时俱进的市场形象。

   近年来,海南农垦各企业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海南农垦农产品的知晓率、美誉度——

上平台、进展会、入市集……与京东、阿里等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广开网络销售渠道;积极参加进博会、消博会、冬交会等大型展会,大力推广销售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包装更新、联动活动等多种形式,融入年轻消费人群,让产品从形式上焕发新活力。

“卖原料”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海南农垦立足“农垦兴农”,串起产业链条,一头连起生产者,一头串起消费者,将田间地头的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