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好大米”养成记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2023浙江好稻米”推荐结果,由安吉义泉生态农业选送的“义泉大叔”牌生态大米获“2023浙江好稻米”金奖。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一粒米,从生产、加工再到流通,每一步都凝聚着众人的汗水和辛劳。
从春种到秋收,
至少经历3072个小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时间拨回到2023年4月。
“哒哒哒”……在义泉生态农业育秧中心内,长长的播种流水线上,空空的秧盘经过填底土、撒种、铺土等过程后,被均匀填满。经历几天的催芽催根,这些秧盘便被移种至秧田。
“我们从4月初就开始准备培土和育秧基质了,已经忙活了快一个月了。”义泉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玲玲说。由于育秧期间气温较往年略低,首批秧苗出芽率相对较低,合作社及时加购了种子,确保育秧工作顺利推进。
经历了浸种、催芽、播种、叠盘暗育秧、大田育秧等环节后,时间转眼来到立夏。随着“非粮化”整治工作推进,2023年,义泉农业水稻种植面积扩增至5000余亩。种粮面积提升,意味着种子、人力用工、农业机械等需求同步增加。“立马协调采购种子、合理安排播种方式和时间。”朱玲玲说,按照播种黄金时间倒推安排工序,在适合机械化种植的区块采用机插秧方式,新复垦地块则采取撒播或人工插秧方式。
7月,高温橙色预警拉响。在义泉农业古城村良田间,合作社种植管理员朱义全,朱玲玲的父亲、也是合作社的“前掌门人”,正忙着用水泵从百米外的河道中抽水进行灌溉。“刚除完草,得抓紧把水放进去,不然就耽误接下去的施肥了。”小暑过后,我县单季晚稻陆续进入分蘖期,水浆管理和除草等田管工作将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这个阶段田间需要保持3厘米到5厘米的水层,一直到水稻抽穗,眼下正是急需用水的时候。”
很快,水稻进入分蘖期。在垅坝村一大片碧绿的稻田里,一群特殊的田间“管理员”登场,一千余只鸭子穿梭其中,吃虫、踩草……“既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实现水稻生态种植,又能增加卖鸭子的收入。”朱玲玲说,“稻鸭共生”这种种植模式,既保护了土壤和水源,还可以提高经济收益,以一种生态健康的方式生产出更好的绿色食品。
金秋十月,万亩粮田金黄一片。从春种到秋收,一颗种子至少经历3072个小时才能迎来丰收,而农民们为之付出的艰辛,远不止于此。
从稻谷到大米,
共经历了24道工序
走进义泉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产储加销”一体化服务中心,稻米加工流水线机声隆隆,散发出阵阵米香。不久之后,一袋袋源自安吉的“好大米”将发往全国各地。
“可别小看了这一小粒大米,背后的学问可多着呢。”朱玲玲说,由于合作社种植面积多,加上服务周边的订单农户,整个秋收共持续了一个多月,合作社农机手全员上阵,15台烘干机全部开足马力。
稻谷烘干是关键环节。从田间收割回来的一车车稻谷首先被倒入地仓,经过筛选机过滤稻秆等杂质,纯净的稻谷就会自动分批进入烘干机烘干;经历10小时烘干后,稻谷被运往加工流水线进行精加工。“以前是看天吃饭,这么多稻谷放在几年前是想都不敢想,晾晒场地不足不说,遇上阴雨天气还会有霉变的风险。”朱义全种植水稻已有数十年,这些年,看着合作社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提升,他时常感叹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安吉农业生产带来的便利。
从入仓、烘干、脱壳、色选再到抛光、精选……,从稻谷到大米,安吉“好大米”出炉共经历了24道工序。据介绍,精米加工流水线比普通生产工序增加了多道色选、抛光以及精选工序,在分离出稻谷中的一些石子、砂石、草种子的同时,精加工更提升了大米的口感和质量。
如今,义泉农业全年烘干加工能力9500吨,共建有15吨烘干机15台和一套80吨精米加工流水线,储粮仓库645平方米,成为水稻机械化耕种收、粮食收购、稻米加工、销售等“产储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经营主体。
从选种到品牌,
“好大米”量质并举
在不久前的省农博会上,朱玲玲带着“义泉大叔”生态大米亮相。现场,她用电饭煲现煮了两锅米饭,还未掀开盖,阵阵清香就已弥漫开来。“软糯有嚼劲”“颗粒分明、晶莹剔透”“老远就闻到米饭香了,口感确实好”……农博会上,义泉农业的生态大米收获诸多好评。
问及种出“好大米”的秘诀何在?朱玲玲直言,“种植技术固然重要,选种也很关键。”为了选出更适合安吉种植条件、更符合消费者口味的种子,她连续两年参与了由省农科院和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新品种展示示范活动,通过现场看“禾”选种和大米品鉴等方式,陆续选择了上师大19、浙粳优6号、嘉禾香2号等优质品种试种。“口感和产量是我们选择品种的关键,只有把握好量和质,稻米才能卖出好价钱。”她说。
义泉农业的“秘诀”还在于品牌化发展。2019年,朱玲玲返乡从父亲朱义全手中接过700亩“家业”。“想要做大做强,就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要从单一的‘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于是,朱玲玲在父亲多年种植经验帮助下,凭借自己丰富的品牌运营、产品销售经历,负责起合作社的运营与销售。就这样,合作社通过文化赋能,推行起子母品牌运营“义泉大叔”和“米姑娘”,以“米姑娘”走高端定向群体,研发老年群体和幼童群体特质产品,打造优质稻米品牌核心竞争力,一下子打开了江浙沪销售市场。
不仅如此,合作社还通过实施“合作社+大户+粮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提供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的“五代”一条龙服务,辐射周边5000亩农户,帮助解决“产储加销”问题,实现粮食生产低碳高效,帮助种粮农民节本增收,形成“1+1>2”的互利共赢局面。“希望我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吃到来自安吉的‘好大米’。”朱玲玲说。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