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重庆擦亮巴渝茶文化招牌

来源:中国食品报 更新时间:2024-01-18

重庆市茶业科技与经济年会近日在西南大学举行,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会上发布《重庆市2023年茶产业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去年,重庆市茶园面积达108.2万亩,全年产茶5.2万吨,产值达52亿元,产量居全国第14位、西部第6位。全市绿色茶园、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分别为10.5万亩和29万亩。重庆市茶产业运行总体平稳,干毛茶均价99.8/公斤,较上年增加2.5%。茶产业已成为重庆山区库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带动40余万从业人员增收致富。其中,秀山峨溶国家级茶叶“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农户增收最高达1.8万元。去年,重庆“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认证企业”数量6个,位列全国第2

“目前,重庆茶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有针形名优绿茶、工夫红茶、重庆沱茶、白茶、黄茶。”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重庆市茶叶商会副会长吴全表示,重庆的气候条件适合绿茶生长,其中较为出名的有永川秀芽、秀山毛尖等。其中,永川秀芽品牌价值达到32.16亿元,在全国排名第43位;荣昌颗粒红茶出口量4764吨、出口额3127.5万元,位列全国第1

近年来,重庆持续在基地提升、产品加工、品牌打造、市场拓展、茶旅融合上发力,助推全市茶园增产、茶企增效、茶农增收,茶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相较浙江、福建、四川等产茶大省强省,重庆在茶叶绿色发展水平、亩均单产效益、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机械化数字化水平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对此,吴全建议,重庆要坚持以发展绿茶为重点,红茶、沱茶、白茶等为补充,坚持渝西茶区、渝东北茶区和渝东南茶区差异化协同发展,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具体而言,要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持续推进茶树良种创新,推进全域绿色低碳高效茶园建设,支持加工企业设施设备提升改造,合力打造茶叶品牌和龙头企业,逐步推进数字化,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加强茶旅融合发展,做靓重庆茶叶展会,着力打造永川、南川、酉阳等特色茶产区。

重庆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徐泽介绍,重庆有35个区县产茶,面积在全国来说不算大,自产茶不多,当地足以消化。最大的茶叶种植区县是秀山,接近20万亩。“目前,重庆本地茶叶品牌还不够响亮,主要原因是宣传不足等。”徐泽认为,重庆茶叶主要以春季的名优绿茶为主,也有夏秋茶、红茶、沱茶、花茶和红碎茶等产品。对于重庆茶产业的发展,徐泽提出,首先要发挥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利用新技术和智慧科技提升茶叶的品质和效益。其次要多元化开发利用夏秋茶,提高其经济价值。最后要加强与各地的合作,共同推动茶产业的发展。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袁德胜表示,下一步,重庆将以升级打造5000亿元级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为引领,以提高亩均效益为重点,以茶叶综合利用和加工转化为新路径,重点打造“永川秀芽”“老鹰茶”“重庆沱茶和大树茶”3大核心产业链,整合品牌、展会、企业、科技要素,建成具有影响力的4大体系,巩固提升茶叶“三品一标”“生态低碳茶”“茶叶出口”3大基地,凝练擦亮巴渝茶文化招牌,实现200亿元综合产值,扎实推动茶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于乐)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