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绍兴土特产圈粉“Z世代”

来源:绍兴日报 更新时间:2024-01-15

新年伊始,长三角铁路“一碗好饭”菜单焕新升级。自15日起,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在140多趟高铁列车上,上新了15款平价优质套餐。新菜单上,绍兴特色小吃——嵊州小笼包“闪亮登场”,因皮薄馅多、韧滑饱满,广受旅客欢迎,成为“明星”餐品。

不仅仅是嵊州小笼包,近年来,绍兴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振兴战略,助力土特产“走出去”,不少土特产在大城市商场超市占据一席之地,有的还成为“Z世代”(95后、00后)的心头好。

W020240113306884773657.jpg 

年轻人爱上绍兴土特产

“我特意从上海过来买这个酱油做伴手礼,据说是纯手工酿造的。”“我们是杭州人,在小红书上刷到这个南瓜花,专程来打个卡”……近日,一批又一批的年轻游客走进绍兴安昌古镇,寻觅各种特产、美食,热腾腾的年味在街巷蔓延。

绍兴土特产不仅吸引年轻游客驱车百里来采购,记者还发现,在一些电商平台及杭州、上海的大超市,绍兴土特产也是架上畅销款。

在上海一家超市,正在采购的李先生告诉记者,生鲜区里随时能找到绍兴特产,像黄酒、麻鸭、时下的酱货等。“绍兴黄酒不能省,上海很多高档餐厅的醉蟹都是用绍兴黄酒醉的。”

在杭州一家大型超市的冷冻柜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年轻人因为在高铁上看到“嵊州小笼包”后到超市来买。“很多人以前只知道杭州小笼包,现在忽然发现嵊州小笼包,好奇心就起来了。”该工作人员说,“话题感”经常会带来流量。

“绍兴土特产通过鲁迅小说已经出圈了,当今时代,我们要用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扩大土特产的年轻‘朋友圈’,开拓新的消费市场。”绍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正是农产品在新时代新场景中的破圈之道。

直播间开拓国内大市场

“我们的香榧通过网络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多大城市的订单正在‘飞’来。”这两天,绍兴诸暨市东白湖镇上英村党总支书记赵坚均说,一个直播间让“上英产”的土特产飞向了全国各地。

近年来,乡村搭上数字快车,手机成了“新农具”。赵坚均告诉记者,他们借用乡村CEO的人气和网络直播平台,把农产品“搬上”网络,为土特产进城打开了一个新通道。

一部手机,连通城乡。在绍兴诸暨市山下湖镇新长乐村“共富工坊”,300余位来自本地的农民主播,运营着80余间农民直播间。

直播电商对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有着重要作用,给土特产出圈带来了更多机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绍兴广大镇村抢抓直播电商发展新机遇,积极推动电商企业布局直播、短视频新赛道,大力推动“产业+直播基地+供应链”模式,提升数字化应用和销售转化水平。2023年,绍兴市柯桥区南部山区开设了100多个售卖农副产品的直播点,漓渚镇设立了50多个直播点……据统计,2023111月,绍兴市柯桥区直播网络零售额达8.69亿元,同比增长76.1%

品牌化增加产品附加值

2023年下半年,浙江省第二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名单公布,全省100款土特产中,绍兴黄酒、臭豆腐等10款产品榜上有名。

2023年省农博会上,绍兴携“腌、腊、醉、酱”等各种风格的50余种绍兴土特产参展,深受消费者欢迎。尤其像诸暨盐焗鸡、嵊州小笼包、马剑豆腐包等“绍兴味道”展位前排队顾客络绎不绝。

如何让土特产从一时出圈变为实力“圈粉”?“首先要打响土特产的知名度,做优产业特色,提升绍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让一个个‘乡字号’‘土字号’招牌越擦越亮,向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转变。”业内人士表示,品牌将赋予更高附加值,绍兴在做好优质产品生产加工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品牌设计和推广,这才是土特产长久立足于大城市、受宠于年轻人的根本。

土特产一头连着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一头连着消费者和市场。“我们要立足本地特色,加快形成土特产规模效应,积极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持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把好特产转化为好品牌。”绍兴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广西的砂糖橘给绍兴提供了不少可借鉴之处,学会给农产品“梳妆打扮”和营销宣传,抓住网络热点,借力营销,通过网络的快销渠道,让消费者快速记住绍兴土特产,从而让越来越多土特产走向全国各地。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