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两颗果子何以带来33亿元?

来源:农民日报 更新时间:2024-01-10

20240106_006_05_116107.jpg

在数字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展示示范基地,技术人员给苹果树修剪枝条。

隆冬时节,行走在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的田间地头,满目都是皑皑白雪。而在烟台现代果业科学研究院苹果脱毒组培苗木繁育车间,一株株稚嫩的接种瓶苗在严冬之际迎来新生。

位于胶东半岛东北部的莱山区是烟台市中心城区之一,辖区面积278.9平方公里,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壤多为砂壤,年均降水量和光照时间分别为583毫米和2602小时,是我国著名的葡萄产地、苹果产地。多年来,全区形成了二产以葡萄酒加工为主,三产以高端酒庄体验、水果采摘体验等为主的产业融合发展链条。凭借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莱山区在2021年成功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创建以来,莱山区以莱山、院格庄两个街道47个行政村为核心区,以葡萄和苹果为主导产业,以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动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高地为重点,全面推进水果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和标准化建设,持续挖掘有限土地的无限潜能。目前,产业园年总产值达44亿元,其中葡萄、苹果主导产业产值33亿元,带动万余农民增收致富。

着力研发推广,苹果新品种辐射国内多个主产区

“幸亏换了树苗,要不果子都卖不上价。”莱山街道官庄村果农姜建宁在自家的房子旁边有块小果园,他说之前种的苹果是几元钱买的树苗,既没产量,果子也不好吃。

后来在产业园建设的推动下,姜建宁将果树全部换成了“烟富8”新品种。“栽的时候树苗已经带着几个分枝,还经常有技术人员指导管护技术,第二年就挂果了。果子不用套袋,果型好,而且糖分高,口感也好,在采摘前就基本预订出去了。”

在距官庄村4公里的烟台现代果业科学研究院,早中晚、红黄绿、名特优、免套袋等相结合的苹果杂交品种实生苗一排排整齐地在雪地里等待着春天。同一时间,在现代果业脱毒组培中心,经过苹果优良品种无菌体系建立、热处理、茎尖剥离等工序后,工作人员正在忙着接种脱毒苗。

“目前我们已经培育出‘烟富8’‘赞愉’‘馨元萃’等多个新品种,并在新品种选育的基础上,年产带分枝矮砧脱毒苹果大苗200万株。”现代果业客服部主任张卓说,除向区内及周边县区供苗外,莱山区新品种苹果及脱毒苗还供到陕西、甘肃、新疆等国内多个苹果产区。“与只有一个主干的传统树苗不同,带分枝大苗在栽种的当年或次年就能挂果,大大降低果农更换果树的成本。”

当组培苗在培养瓶内绽放新生命时,在位于院格庄街道要捷村的数字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展示示范基地,技术人员正踩着积雪为果树修剪枝条。这个集土地改良、良种引进、树形培养、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和立柱网室搭建等内容为一体的项目,目的是通过示范作用,引导带动广大果农改进种植模式,提升种植效益。

在苹果新品种选育、新技术推广、新模式示范的背后,正是莱山区产业园聚集资本、科技、人才、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推进农科教、产学研联合协作,为加快葡萄、苹果及其相关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和推广应用实施的多个项目。

目前,产业园发展葡萄、苹果等高标准种植基地3.6万亩。其中以瀑拉谷为中心,建成高标准葡萄种植示范基地2.6万亩,在“单干双臂”宜机作业栽培、水肥一体化建设、葡萄采收机械研发等方面先行研究试验,辐射引领周边精品葡萄种植10万亩。

差异化发展,个性化订制小产区风味

既是市中心城区,总面积又小,而且辖区多山地丘陵,所以耕地数量就更为有限。“我们的地块多数是坡地,又是砂壤土,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所以只能立足原有产业发展特色种植。”莱山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鹏说,即使种植葡萄和苹果,因为土地数量有限,从规模上也没有竞争优势。

基于土地资源等现实区情,莱山区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中,确立了围绕特色优势,寻求差异化发展的目标定位。

瞄准这一目标,瀑拉谷葡萄产区引进小味儿多、霞多丽、小芒森等17个特色酿酒葡萄品种,紧紧围绕葡萄产业探索区别于河北、新疆、宁夏等葡萄酒产区的差异化路子。

莱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海英介绍说,目前瀑拉谷产区已建成水韵、长歌、君临等8个特色酒庄。各个酒庄在种植环节除了引进特色品种,还在酿酒环节引进法国、意大利酿酒设备,利用自动控温系统发酵、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储酒,推出保健型葡萄酒、葡萄起泡酒、树莓酒、苹果起泡酒以及小瓶酒、生肖酒等产品,主打小产区风味,发展个性化订制。

站在山头,可以看到缓缓流淌的瀑拉河把酒庄群自然分割成南岸区与北岸区。河水流经凤山、朱雀山、擎山及多个村落。立足这一独特区域,酒庄在推广时不仅注重瀑拉谷产区风味,更细化为所在山区和村庄的不同风味,并在包装上注重与当地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相结合。葡萄采摘的季节,喜欢葡萄酒的人还可以到瀑拉谷体验葡萄酒酿造,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动手完成采摘、挑选、破碎等一系列环节的操作。

“我们的差异化是通过稀缺性、相关认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等一系列支撑来实现的。”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协会秘书长、水韵酒庄负责人陈泰宇说,而且莱山区在酿酒设备、包装、酒具等葡萄酒的配套产业方面也已形成竞争优势。

同时,在苹果产业方面,产业园也通过特有品种、优质种苗和先进栽培技术模式输出,持续提升烟台苹果品种、品质和市场影响力,形成与其他产区的差异化竞争。

推动三产融合,挖掘有限土地的产值潜能

在新品种、新技术及放大特色优势的同时,做大综合产值,还必须补上产业链条的短板。

基于这一认识,莱山区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对园区126平方公里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定位,统筹布局园区管理及葡萄、苹果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集群生产、加工、研发、示范、服务及文旅等功能板块,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二产方面,产业园着力增强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挖掘、培育和发展特色葡萄酒、苹果优质品牌,打造精深加工现代科技示范基地。其中,苹果加工在传统果干、果脯食品研发加工之外,又引进果泥、婴幼儿辅助食品研发加工等项目。葡萄酒加工与相关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和科技成果孵化,持续培育出一大批差异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葡萄酒科技型企业,建立起在酒庄管理、葡萄酒安全检验检测、葡萄酒品牌建设、葡萄酒副产物利用和葡萄酒功能成分利用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的公共服务平台,为烟台乃至全国葡萄酒产区内酒庄、中小企业和相关市场开发机构提供技术服务,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

在三产方面,以葡萄酒主题旅游度假为引擎,完善酒庄观光体验、名酒拍卖、品酒教学、艺术展览、山地运动等多重功能。依托农民丰收节打造“瀑拉谷丰收季”等有影响的节庆活动。围绕“七分种植,三分酿造”主题,推出水果嘉年华、夜间灯光秀等活动。打造了集科研、培训、观摩、示范、研学教育、文化旅游、认养采摘等休闲农业为一体的烟台苹果文化旅游研学基地,策划了文化游、研学游、度假游等6个系列葡萄酒旅游主题产品,开发出“葡萄海岸自驾之旅”等10条精品线路,每年可接待游客10万人次,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

据莱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玉方介绍,在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值提升的基础上,产业园还通过推行“联社+子社+社员”合作制和订单农业等利益联结模式,支持周边村民成为“产业农民”,推动农业生产由不成规模的小农户生产向有高度组织化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转变。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