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凉山农特产品精彩“出圈”

来源:凉山日报 更新时间:2023-12-13

凉山,一年四季迎丰收,瓜果飘香粮满仓。

眼下,刚下树的雷波脐橙口感刚好,橙香十足。千里之外,以雷波脐橙、盐源苹果、金阳青花椒、布拖乌洋芋、德昌板鸭等为代表的独具“大凉山”风味的农特产品抵达浙江省宁波市,参加正在火热进行中的“甬凉共情 山呼海应”——四川·凉山州(宁波)产业投资推介会。

四季丰收的背后是近年来凉山全面推进“农业强州”战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天府第二粮仓”和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的不懈努力。一产培优,推广标准化种植;二产变强,推进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三产壮大,“大凉山”农特产品“出山”广拓市场……

品牌强农大有可为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业品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凉山立足资源禀赋,坚持绿色兴农、质量优农、品牌强农,以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全产业链为抓手,按照“一核一区一流域”发展格局,紧紧围绕集中连片优质粮油、现代化规模养殖生猪、优质特色水果、错季商品蔬菜、经济林果、现代化养殖家禽、特色优势种业等产业布局,全力推进“68”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做强特色基地。以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计划到2026年,建设优质粮油基地423万亩,出栏猪455万头、牛43万头、羊512万只;种植优质烟叶80万亩以上,建设优质水果基地167万亩、蔬菜基地138万亩、花椒基地327万亩、蚕桑基地50万亩、中药材基地14万亩。核桃基地1000万亩、油橄榄15.5万亩、华山松基地213万亩、优质花卉基地2.65万亩。

坚持标准化生产。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生产技术规范、质量管控、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包装标识等关键环节标准,推动建立“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集成体系,到2026年制(修)订地方标准20个以上。

做优加工业。农林部门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林产品初加工,开展清洗分拣、烘干储藏、预冷保鲜、分级包装等,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议价能力。做大做强商品化加工产业,招引加工龙头企业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促进原料生产、精深加工、体验展示、物流配送有效衔接。

目前,凉山已形成了整体推进、多点突破的农业品牌发展格局,品牌数量快速增长、品牌效益日益提升,成为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的新动能。

加工赋能前景广阔

越西县位于凉山州北部,境内山地面积占90%以上。2016年以来,越西贡椒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青松村是越西贡椒的核心种植区。地地伍哈是青松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作为越西县的14名果技员之一,在带动花椒种植上,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站在山林间,放眼望去,3500亩绿海中点缀着一簇簇鲜红的花椒粒,如同红宝石一般闪耀。微风拂过,浓浓的花椒香扑面而来。

贡椒麻爽,香飘千里。小小贡椒也从核心种植区向外辐射,带动越西县二半山区发展花椒种植。

为进一步树立“越西贡椒”品牌,近年来,越西也正在建立“公司+园区+农户”的联结机制,实现从“卖干果”到“深加工”。越西县绿金山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越西县目前唯一的花椒深加工企业,除了对鲜花椒进行基础烘干以外,公司还引进了色选机,对花椒中的异色颗粒进行精细化筛选。

经过色选机分拣出来的花椒拥有更高品质,干净、果粒大、色泽鲜,既满足不同消费市场对花椒等级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花椒产品的价值,使得花椒品质实现了从内到外的升级。此外,公司生产的花椒油,更是让花椒实现了价值链升级。2023年,该公司干花椒产量达60万斤,产值达2800万元,其中花椒油产值达40万元。

放眼全州,一个个像越西县绿金山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充满勃勃生机。这些企业紧紧围绕畜禽加工、果蔬加工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特色农业前程似锦

128日,全国绵商走进大凉山暨“川货出川”推介会在西昌举行。展会现场,琳琅满目的“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质优良,推陈出新,充分体现着农业大州的实力与活力。蓝莓、金桔、苦荞、香肠、腊肉、油坛肉等农特产品受到青睐,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客商前来洽谈选购。

来自美菇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周洋,带着野生菌罐头、野生菌干等菌类产品来到展会。“我们是一群80后、90后‘新农人’,作为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愿‘新农人’的努力得到社会的认可。”对于公司今后的发展,周洋信心满满。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凉山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在选准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响农业品牌、加强技术创新、激发产业活力上下功夫。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品牌更需吆喝。如今,“大凉山”特色农产品被选为四川参加“全国优质农产品展销周”的首推品牌,在北京、上海、成都成功举办“大凉山”优质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食品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展销产品供不应求,销售收入、签约协议创同类农展会新高。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宁波、佛山等黄金商业区均开有“大凉山”特色农产品特色体验店,并成功进驻家乐福、沃尔玛、红旗连锁等70多家商超。

沃野平畴风景如画,特色农业前程似锦。通过不断的努力,截至目前,全州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累计创建“二品一标”农产品133个(绿色62个、有机4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8个),有省级龙头企业41家、州级龙头企业128家、中国驰名商标6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7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2件、四川名牌产品26个,“雷波脐橙”“南丝路”“会理石榴”等区域品牌价值评估达72.9亿元。(记者 陈璇)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