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区域公用品牌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发布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名单,我市《活用余姚榨菜品牌,筑实菜农共富之路》成功入选。
推进农业品牌化是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没有品牌,特色农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没有品牌加持,农产品附加值就不高。如何塑造一个好的农业品牌?虽说以质取胜是灵魂,但打响品牌更是关键。其中,官方认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便是体现产地价值和推动乡村振兴、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可以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农业产业精准对接市场的必然要求,是稳定销路、壮大产业的必由之路。
我市是国内最大浙式榨菜生产加工基地,享有“中国榨菜之乡”的美誉。“余姚榨菜”具有“鲜、嫩、脆”的特点,是我市富民强村支柱乡村产业。近年来,我市突出发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独特功能,以地标发展为突破点、产业升档为惠农面、规范管理为品质防、执法监督为综合治,紧扣助农富农主线,深耕品牌农业市场,全面提升农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政策引导、标准规范、区域品牌培育等方式,规范产品生产、品牌培育、产业拓展、营销推广等环节,整合媒体宣传资源、电商平台、线下商超以及旅游资源等,推进区域地标品牌建设,打造地理标志特色产品新亮点,有力促进名优特产增产增值、农民增效增收。2022年余姚榨菜被确定为宁波市地理标志运用促进立项项目,并成功通过评审验收,至今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近50亿元,联结基地12万余亩,从业人数约10万人,年加工榨菜鲜头50万吨以上;菜农人均收入由注册前的1.2万元增加至4.95万元;每公斤平均单价由注册前的1元增加至17.5元,销售额达27亿余元,以73.39亿元的“身价”跻身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单前列,真正打造成了地理标志“金名片”。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它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同时,通过品牌化运营,还能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在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搭建平台,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此外,还要通过组织农旅产品采购会等活动,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
像榨菜一样,我市茶叶、竹笋、水果、水产、稻米等有基础的产业应当优先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优先扶持、优先发展,率先杀出一条“血”路;同时,从整合全域农旅产业入手,深挖特色资源优势,全力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建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然后通过模式复制,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为高水平推进共富增收、乡村振兴树立样板。
当一个叫得响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之后,后继发力提升其影响力尤为重要。不仅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广覆盖的大宣传格局,擦亮农业品牌,还需要支持各地开展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比如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促进品牌农产品营销等;当然,在标准化生产引领和品牌农业带动下,更需重视诚信经营,维护品牌形象,在生产、销售、加工等环节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为品牌质量安全竖起一道“防火墙”。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