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威宁:“薯”光无限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毕节日报 更新时间:2023-11-30

春夏辛勤耕耘,秋冬沉淀硕果。当下正是马铃薯收获的季节,行走在威宁大地上,随处可见群众忙着收获马铃薯的身影,田间地头处处绽放着丰收“薯”光。

走进位于雪山镇雪山社区的雪山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马铃薯种植基地,马铃薯收获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一个个金黄匀称的马铃薯争先恐后地“跃”出地面,务工群众正有序地捡拾马铃薯,一袋袋排列整齐的马铃薯在等候分拣装车。

基地负责人管绍刚乐呵呵地说,“今年马铃薯大丰收。我们合作社种了4700余亩本地品种,产量达到8700多吨,产值2400万元以上。基地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我在基地里务工,一个月有2500元左右的收入。”雪山镇栽树村村民蔡朝奎说,自己还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基地,实现了一亩土地两份收入。

威宁是“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纬度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种植的马铃薯个头大、产量高、品质优,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均处于一流水平,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一直是威宁主导产业之一。


0a0460aa10514faea1c7316cda5df830.jpg 

威宁县岔河镇马铃薯喜丰收(李继航 摄)

近年来,威宁县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建成150亩优质脱毒马铃薯种研发基地、800亩微型薯繁育基地、10万吨马铃薯种子库、3万平方米马铃薯原种扩繁温室,同时还大力推进全程机械化种植。

今年,毕节市农投机械服务有限公司在威宁县双龙镇凉山社区打造了700亩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示范基地,从种到收全程实现机械化。该公司副总经理马关伟介绍,“我们对1400多个品种进行反复试验,最终选择了适宜本地种植的威芋7号、百粉果马铃薯进行推广种植,探索科学合理密植栽培技术。”每亩地的马铃薯加密到38004000株,经过测产,亩产量能达到3.16吨,比传统种植亩产量至少提高了1吨。


84130be54f794a4c9753a88990452a92.jpg 

威宁县双龙镇凉山社区毕节市农投机械示范基地里,马铃薯收获机正在采收马铃薯(罗纱 摄)

威宁马铃薯市场营销体系也逐步完善。目前成立马铃薯协会、马铃薯专业合作社52家,以“阳光威宁·天生好物”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为统领,着力培育“威宁洋芋”区域公共品牌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常年销往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四川、安徽等市场商品薯上百万吨,种薯20余万吨。今年9月份,秀水镇前峰村祥源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首批30吨马铃薯出口柬埔寨,填补了威宁马铃薯销往国际市场的空白。

马铃薯产销持续向好,威宁引进薯加工企业,让马铃薯从“大路货”向“精深特”转变,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走进位于威宁经济开发区的贵州威宁曙美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化流水线上,一个个硕大的马铃薯随着传送带经过清洗去皮、切片、漂洗、烫漂、油炸、调味、冷却、包装。不一会儿,一包包薯片在自动包装机上完成包装,工人们迅速打包、发货。

“我们把工厂建到这里,实现了马铃薯出了基地就进工厂。”该公司负责人马海介绍,公司通过对马铃薯进行深加工,不但增加了产品附加值,还能吸纳群众务工。目前该公司年产鲜切马铃薯薯片2000余吨,消耗马铃薯10000余吨,薯片生产车间每天能解决40余人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建设马铃薯种植基地,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全链条发展。”马海说。

2023年威宁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150万余亩,预计总产量286万吨,总产值43亿元,带动21万户增收,实现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小土豆正成长为大产业,从“土疙瘩”变身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娃娃”。(赵庆能)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