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晒梦”
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的一间会议室,一场“‘乡村造梦师’项目评审会”正在这里举行。参加评审会的有余杭街道城北八村的8位村党支部书记、8位“造梦师”,担任评委的则是街道党支部书记、主任等领导以及3位外聘专家。
余杭区是最早试行“乡村职业经理人”的地方之一。2019年开始,余杭通过公开对外招聘,为部分乡村配备职业经理人。这批人在社会上被亲切地称为“乡村CEO”,余杭街道永安村的刘松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看到刘松在永安村焕发出的活力,余杭街道效仿区里的做法,由街道财政出资,紧跟着在2022年为城北另外7个乡村各招聘了一名职业经理,并将其命名为“乡村造梦师”。这天晚上,“造梦师”带着他们的项目,要争取到街道总共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因此,个个都不敢马虎,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市场调研,准备路演的PPT。
评审会由刘松主持。具体的流程是,先由“造梦师”登台,通过PPT的演示,汇报项目的背景意义、可行性、实现路径,接着由所在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助力,进行补充完善,最后由评委提问并打分。
第一个登台的是来自洪桐村的李赫男。这位曾经在电视台、阿里巴巴等单位工作过的女孩,带来的是“乡村大网红孵化”的项目构想。在她的设计中,乡村对网红有很大的需求,乡村也是网红的“蓝海”,因此要利用余杭优势,切入乡村网红孵化赛道。她希望街道能够给予8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但李赫男的计划很快受到评委质疑。浙江大学城规院老师朱振昱提出了“如何变现”的问题;街道党工委书记吕复春更是指出:网红村打造很难,实操效果欠佳,进行乡村网红孵化虽然理想很丰满,但毕竟现实很骨感。
随后,其他“造梦师”陆续登台演示。有的要打造未来文创中心,有的要搞萤火虫公园,还有的要做艺术文章,梦想一个接着一个,灵感与创意激荡着整个会议室。
整个评审流程结束已是晚上9点,评委代表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会长蒋文龙提出,希望“造梦师”更加聚焦人和项目,更加注重纵深发掘,更加关注软件设计。“今天的梦想虽然青涩,但只要不避艰难,无畏风险,就一定能够梦想成真。”
吕复春最后总结时感慨,每一个“造梦师”都有梦想,每一个梦想都值得鼓励和期待。其实,余杭街道也有一个梦想。现在,城南乡村都已经走向城市化,唯有城北八村整体收入仍然偏低。街道的梦想就是通过招聘“造梦师”,激发城北八村发展活力。“今天评审将要通过的项目,就是街道给‘造梦师’的‘嫁妆’,一共2000万元,这个资金就由‘造梦师’支配,用于实现自己的梦想。”
“乡村发展是缓慢的,我们要尊重规律,要有历史的耐心。只要持之以恒加以投入,相信城北八村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共同富裕之路。”吕复春说。
评审会结束,大家合影留念。吕复春让“造梦师”们坐在第一排,街道和村里的干部都站在第二排。他想说的是,所有的梦想都值得被善待。作为守护者,只有将“造梦师”推向前台,助力其发展,余杭街道才能圆“共富梦”。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