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云南临沧全力做好“一杯茶”

来源:中国食品报 更新时间:2023-11-23

云南临沧是世界茶树重要地理起源中心和栽培起源中心,全市有野生茶树群落80多万亩,有茶组植物4个系8个种,栽培品种上千种,有世界上最粗壮、最古老、树龄3200多年的栽培古茶树锦绣茶尊等;近年来,临沧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凝心聚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2022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209.3万亩,茶叶总产量16.6万吨,其中精制茶产量9.45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294.62亿元。茶叶种植面积、茶叶产量均居云南省第一。

近日,临沧市政府印发《临沧市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要求,坚持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方向,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集中力量打造“普洱茶”“滇红茶”公用品牌,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和茶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推进全产业链升级,持续提升临沧茶产业知名度、美誉度,全面提升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以红茶为成色扩大品牌影响力

临沧是世界著名“滇红”茶的诞生地,是中国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红茶产量居云南省第一。2012年,临沧市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红茶之都”称号。

临沧是最大的普洱茶原料基地和主要的普洱茶生产基地,晒青毛茶产量占全国普洱茶原料50%左右,普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25%左右,被誉为“天下普洱第一仓”。

临沧是茶产业品牌化发展的排头兵。对于品牌建设,临沧通过加大区域公共品牌整合与塑造力度,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用好名山茶的品牌优势,用名山茶品牌、多元化的产品,不断扩大临沧茶的市场份额,提升“临茶品牌”的美誉度、扩大“临茶品牌”影响力。

目前,全市有云南名牌农产品19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2015年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1年,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冰岛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2014年,滇红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1129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绿茶为底色构筑发展新引擎

临沧茶叶具有品质优势。临沧境内普遍种植的勐库大叶茶内含物质丰富,茶多酚含量34.7%,咖啡碱4.9%,氨基酸2.4%,水浸出物49.8%,是“茶之精华素”。

“好山好水好生态才能造就好茶。”双江县勐库镇兰魄茶庄制茶工匠赵诚说,茶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好的珍宝,滋养着一代代村民,要爱护好我们的家园,守护好茶品质与生态环境,实现林茶共生,人地和谐。

“守护一片叶子,造福一方百姓。”以双江冰岛老寨为例,为维持和延长茶树的生命,每一株古茶树都实行保护性开采。按照《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和《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临沧市政府已颁布认定古茶园32112.28万亩,古茶树11408株。

临沧是茶产业绿色化发展的先行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开展“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目前,全市有机认证茶园43.72万亩,绿色认证茶园30.77万亩,雨林认证茶园4.5万亩;全市共完成茶叶初制所规范提升3437户;全市有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茶叶企业392户。

以数字转型全方位构建市场体系

今年以来,临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窗口期,推进产地交易市场与销区市场融合,线下市场与线上市场融合,新零售、新媒体、新平台与新智造、新种植、新品牌、新IP融合,加快茶叶市场营销体系数字化转型,着力发展内贸电商和跨境电商,推进多边贸易。

强化产地茶叶交易市场建设,重点建设云县滇西茶城、凤庆县国际红茶交易体验中心、镇康县胞波国际茶城,用好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两种资源,完善交易、仓储、鉴定评价、物流、供应链金融等功能,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原料茶交易市场和最大的红茶交易市场。依托临沧高新区和临翔工业园区,加快推进临沧茶叶仓储交易中心和临沧茶叶数字产业中心建设。

按照每2000亩茶园配备1户以上精制茶企业的比例,持续壮大精制茶生产经营企业群体规模,着力提升精制茶叶生产加工营销能力,不断提高茶叶精制率。2023年精制率达70%以上。

以党建引领助力茶区走向新天地

全市77个乡(镇、街道)、835个行政村(社区)、8552个自然组种植茶叶,有茶农3359751336364人。茶农户均茶叶种植面积6.2亩,人均茶叶面积1.6亩。2022年,茶农人均茶叶收入5747.75元,户均收入22854.16元。

“一片小小的茶叶,串起绿色发展产业链,成为致富千万家的‘金叶子’。”双江县勐库镇党委书记董梅说,近年来,冰岛村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冰岛茶产业示范片”建设,形成了产业提质、群众增收、集体受益、企业增效的多方共赢局面。

临沧市立足茶资源优势,以推进党建引领茶产业示范片建设为抓手,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切入点,做大靠茶吃茶文章,助推临沧从“茶叶大市”到“茶叶强市”转变,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以茶兴村强村的发展之路。持续放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等优势,擦亮冰岛茶、昔归茶、忙肺茶名山名茶“金字招牌”,制定“党建引领冰岛昔归忙肺茶叶产业示范片”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小切口,在冰岛村、邦东村、忙肺村等3个核心村抓示范,在相邻的5个重点村抓突破,辐射带动周边连片的25个村,把3个茶叶品牌区域“串”在一起、连成一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整体提升全市茶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全面提升茶产业联农带农惠农水平。预计2023年毛茶产量17.2万吨,精制茶产量12万吨,茶业综合产值达350亿元,其中农业产值87亿元,工业产值148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15亿元。2025年,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209万亩,产量达到19万吨,精制茶产量达15.2万吨以上,精制率达80%以上,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茶业税费收入达到3亿元。

临沧全力推进茶产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努力把临沧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茶产业中心、世界闻名“天下茶尊·红茶之都”。

此外,临沧通过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深度挖掘茶文化旅游资源,差异化建设高品质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国内外茶人茶友、文人墨客等纷至沓来,全程助力临沧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茶区变大景区,探索走出了“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发展新路。(魏江跃 樊志美)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