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小天麻串起大产业——毕节市天麻产业发展侧记

来源:毕节日报 更新时间:2023-11-09

“有需要鲜天麻的可以下单了哦,今天现挖,明天就发货。”

“新鲜货,乌天麻片,煲汤、泡水喝都可以。用新鲜天麻煲一锅靓汤,养生又健康!”

连日来,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乡庆丰村林下天麻种植基地,百里杜鹃花阡陌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文应会正带着村民采收天麻。密林深处,大家小心翼翼地拔草刨土,在半湿润的土坑中挖掘出一个个肥厚的天麻。

这段时间,文应会的朋友圈里全都围着天麻转——采收、销售、天麻菜肴制作……她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家天麻打广告。

“从10月初采收到现在,我们基地挖出来的鲜天麻有两万来斤,百分之八十卖到云南,毛收入50来万元。后期还有鲜天麻陆续上市。”持续的丰收让文应会脸上堆满笑容。

秋冬季是天麻采挖上市旺季。

入秋以来,赫章县平山镇国有林场天麻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里,林下生态天麻迎来丰收。

平山镇国有林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出产的乌天麻天麻素、天麻多糖含量高,深受市场青睐。

“今年天麻行情好。我们在林场种植300亩,这段时间毛收入14万元,另外在雉街还有300多亩马上要采收。”天麻种植大户刘菊对天麻产业的前景充满期待。

“乌天麻含水量少,药用价值更高,特别是鲜材口感好可以直接食用,因此市场价格也比较高。这段时间,外省客商直接到基地里来买鲜天麻。”贵州凌之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奎说。

2022年,平山镇商品麻产量达12万公斤,种麻产量达3.5万公斤,综合产值达6000万元,发放劳务工资680余万元。

在平山,乌天麻已经成了当地的一张靓丽的产业名片,也成了当地群众增收的活水源泉。

20237月,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组织专家组对赫章县申报的全国特色农产品“天麻之乡”进行考察和评审。经过评审,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赫章县全国特色农产品“天麻之乡”的申报。

良好的生态资源为天麻提供了优质的生长环境。

七星关区拱拢坪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95%以上,素有“避暑胜地、森林氧吧”之美誉。该林场林下天麻基地核心示范种植面积2000余亩,示范带动种植2.3万亩。

2022年经贵州省天麻协会认定,七星关区“天麻种植面积全省第一,单产全省第一”,现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林下近野生天麻产区。

“头年霜降前后到后一年的立春前,是天麻采收的最佳时间。”在大方县经开区,贵州九龙天麻开发有限公司的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进行天麻的蒸制、烘干、天麻粉、天麻酒等生产作业,公司负责人文献武从事天麻种植、加工、生产30余年,经验丰富。

“我们这里有句家喻户晓的老话‘九龙山下产天麻’,大方的天麻主产区位于大方县九龙山脉的深山丛林,以‘滋补之王’的称号而驰名中外。”关于大方天麻,文献武如数家珍。他说,贵州天麻其主要药用成分天麻素的含量较高,而且还有10多种含量较高的人体所必需的元素。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文献武的公司已建成天麻酒、天麻胶囊、天麻食品、天麻饮片等9条生产线,产品有天麻酒、天麻胶囊、天麻粉、天麻片等,获得商标24个,专利18个。

据了解,早在1957年,大方县就试验成功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技术。20世纪70年代,全县普及天麻人工种植,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原生天麻种植技术和仿野生天麻育种技术。2008年,大方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天麻之乡”称号,同年,大方天麻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此外,大方县还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区域性良种(天麻)繁育基地”和3个独立的天麻原生境保护区。

精耕细作才可能有好的收获。

在贵州云上乌蒙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车间忙碌地装袋制种育种。天麻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前期的精心准备,袋装蜜环菌棒在1821℃的室内放置,安静地吸收营养。在这个温室里,它们将安静生长5060天。

“天麻是异养生物,主要依靠蜜环菌共生来传输吸收土壤中的微生物营养。从育种到采收有一系列严格的流程。”贵州云上乌蒙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光文说,为确保原种品质,公司与贵州省农科院现代中药研究所、贵州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贵阳学院、国药种业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从育种栽培到加工销售实现专家和技术团队的全链条覆盖。

在推动天麻“药食同源”的探索上,早在2017年,张光文就向省里有关部门递交了《贵州省天麻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于进一步推进“贵州天麻”新食品源料申报工作的建议》。

这些年,张光文一直密切关注天麻产业的发展动向。

2019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贵州成为全国第一批天麻“药食同源”试点工作省份。

20208月,贵州省卫健委等6部门印发《贵州省铁皮石斛、灵芝、天麻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了贵州天麻产业的发展。

“广东和浙江一带的顾客喜欢用天麻煲汤,做炖品。有的干脆蒸两个天麻,两节玉米,外加一杯牛奶,就是一顿养生早餐。”避暑季节,在百里杜鹃管理区鹏程街道,文应会经营的天麻食品体验店常常门庭若市,食客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如今,天麻食品进一步推陈出新,除了传统的天麻火腿鸡、天麻炖排骨、天麻芙蓉蛋以外,还有凉拌天麻、油炸天麻、天麻丸子、夹心天麻、天麻口服液、天麻固体饮料、天麻酵素、天麻含片、天麻面条、天麻酒等,天麻走出了药铺的束缚,成为人们日常餐桌上的养生美食。

“老百姓有了‘真金白银’,产业发展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跟天麻打交道多年的毕节市天麻专班工作人员邱炼深有体会。

截至今年10月,全市天麻种植面积为19.77万亩,在全省居首位。

天麻产业已成为有效助推毕节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毕节日报 记者 杨 念)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