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引发常山乡村千变万化
“千万工程”20年,山乡风貌得巨变。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农村的成功实践。20年来,常山牢记嘱托、久久为功,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改善为重点,广泛深入地开展村庄整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引发社会热切关注。
一周前,达塘、郭塘、徐村三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受邀走进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大讲堂开展专题宣讲,面向全国分享“千万工程”赋予的治村经验。这场宣讲赢得全场认可,给在场的领导干部留下深刻印象。这三个村20年的精彩蝶变,得益于实施“千万工程”干在实处,展现了常山乡村从“千村一面”到各美其美的崭新画卷,是“浙西第一门户”的闪亮明珠。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之际,常山以“书记说给书记听”的方式,组织这三位村党支部书记开展宣讲,给全县“千万工程”树身边的榜样、做鲜活的示范。
重整山河,提升环境。20年来,常山实施了“八大工程”“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墙院提升”“一户多宅整治”“农房整治风貌提升”等行动,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施“蓝天三衢”工程,推进诗画风光带建设。乡村环境焕然一新,全域景观赫然呈现。
产业发展,百业兴旺。20年来,常山“两柚一茶”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一份常礼”区域品牌享誉全国,“常山漫居”“鲜辣美食”“常山阿姨”等品牌持续打响。率先探索成立两山合作社,统筹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创新农民“集聚券”制度,全省试点“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双轮驱动“强村富民”“扩中提低”改革,持续迭代“来料加工”“共富果园”“山海协作”等发展模式。数不尽的探索,给力“千万工程”;看得见的共富,凝聚千万百姓之心。
乡风文明,党建引领。20年来,常山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不断涌现,“最美常山人”扎根常山,声名远播,由“盆景”成“风景”,由“风景”成风尚,继而引领“远景”。“三民工程”深化农村治理,“金钉子”党建品牌闪闪发光,“早上好”奋斗精神感染全国,“常雁回归”激荡了村庄发展的人才活水。“千万工程”引发常山的变化,由表及里,内外兼具,美在面貌,强在骨骼,魅力在精神。
感恩奋进见行动,“千万工程”争先进。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认真检视整改问题,需要成千上万的干部关注、推进乡村发展,用功用心于千千万万百姓的美好期盼。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