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新时代“田管家”,平湖如何引领浙江?

来源:中国网 更新时间:2023-09-19

  近日,浙江省供销社公布了全省首批7个农业社会化服务先行引领县名单,平湖榜上有名,系嘉兴市唯一的县市。

平湖凭什么能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农业社会化服务先行引领县?这与多年来该市在产业主体引育、服务体系打造、服务内容供给上的持续发力密不可分。

一个地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水平,土地流转率与主要农作物托管率是最好的体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土地流转率达85.8%,主要农作物托管率达90%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深入推进,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力,成为构建平湖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立足前期已取得的成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激发农业发展新动能,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湖市供销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唐红芳说。

下好招大育强“先手棋” 夯实产业根基

“我们会连线到长三角的几个基地,通过线上宣传的方式指导莓农科学种植,比如什么时候需要浇水了、施肥了,什么时候温室需要降温了等。莓农草莓园的传感器,还有视频收集器,也会经过线上数字化的方式,汇集到驾驶舱,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服务半径和服务数量。”嘉兴佳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淑萍说。

据介绍,该公司充分发挥“草莓博士”人才优势与种质种苗技术研发优势,对外提供种苗及繁育技术指导,在引入“三级脱毒育苗”“草莓天瀑”等技术后,本地种苗成活率提高15%,整体产量提升2-3倍,亩均增收超3000元。

近年来,平湖市围绕水稻、西瓜、芦笋、草莓等当地特色产业,在产业服务主体招引上持续发力。连续6年高规格举办农业经济洽谈会,紧盯全球农业领军企业、数字农业、生态科技等领域,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入全球农业领军企业及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截至目前,平湖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中,农业龙头企业53家,指导管理专业合作社450家,备案专业化服务组织12家,联结基地面积16.4万亩,辐射带动农户5.5万户。

围绕农业生产耕、种、管、收、销等全环节,我市在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产前,以保障种子供给、农资供应、信贷服务为主。产中,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成立了农机社会化服务智能管理中心,用数字化方式管理农机,提升了农机服务水平;创新了“互联网+智能化+新运营”新模式,用无人机提供精细化值保服务;开办了无人机培训班,提高农民种植水平。产后,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效能,成立了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提供烘干服务,组建了多个产业农合联对接产销需求,投资建设农药废弃包装物归集中心进行回收利用。

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解决了农业发展的堵点,支撑了农业发展,夯实了产业根基。

正是由于像“佳莓农业”“绿迹农场”“桐信种苗”等一批科技含量足、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落户,使得农产品产业链在巩固提升农产品产能的同时,也助力了共同富裕的推进。

据了解,平湖市已累计签约农业经济项目216个,总投资220亿元,为农业产业生态引入了一批示范引领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主体。

借助农业招商引育成果,市供销社(农合联)持续强化对产业中优质企业的对接交流,围绕育种育苗、农机服务、作物收割采摘、储藏加工等多元社会化服务需求,将链上优质企业吸纳进特色产业农合联,进一步发挥龙头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为区域产业发展壮大注入强劲动力。

在政策支持上,不断“保驾护航”。为推进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该市出台了《平湖市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意见(20232025年)》,助力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同时,为推动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我市出台了《关于高质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为引才留才保驾护航。

织好“一站式”农事服务网  加强辐射带动

“只要提前给无人机规划好飞行区域、确定好农事化肥剂量,炎炎夏日我们不用在太阳底下‘亲自上阵’除草施肥了。”随着农事现代化服务的展开,我市农业大包户、家庭农场以及散户农户等各类群体纷纷感慨,在农事作业方面出力少了,而在农业效益方面却大大提高了。

位于广陈镇的平湖千瑞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农业智能无人飞行器”的专业技术优势,提供植保无人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植保统防统治技术服务。公司还针对不同地块给出个性化的种植解决方案,给予农户科学播种、施肥等专业化指导,现已支撑服务农田面积20多万亩,促进农民增收20%以上。

作为平湖市稻米产业农合联成员的千瑞翔农业科技公司,针对大包户在稻米生产中存在的人员不足、农事作业不及时等问题,还为农户提供农机设备、规模化除草等农事服务,以实际行动为农户纾困解难,成为我市产业农合联助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一个缩影。

产业农合联作为平湖市打造的1+5+N”基础农事服务网络中的重要一环,旨在围绕各类农作物生产的全周期各环节为农户提供更专业全面的农事服务,如我市稻米产业农合联创新开展“品牌+商业保险+订单”的模式,今年上半年完成“金平湖”品牌大米订单种植面积1.5万余亩,实现每亩增收150-200元,大大促进了农户增产增收。

为让农事服务惠及更多的农业产业,市供销社(农合联)按照每年推进筹建一家的进度,实现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今年7月,平湖市新成立了葡萄产业农合联,截至目前,平湖市已建成稻米、水产、芦笋等特色产业农合联6家,吸收会员168名,为农业产业抱团发展开辟了新模式。

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农户构建起覆盖面更广、受惠面更大的农事服务体系。近年来,市供销社(农合联)联合市农业农村局打造1+5+N”基础农事服务网络,即推进1家市级农事服务中心、5家区域农事服务中心、多个产业农合联,旨在构建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农事服务中心为平台、产业农合联为纽带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各类服务主体协同发展。

打通农事服务网络,增强农事服务辐射带动作用,除了产业农合联集聚外,还需要专业化的运营主体参与其中。浙江仓禾农业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新仓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的运营主体,打造了从一颗稻谷到一粒大米的粮食全产业链帮农促富社会化服务模式,在新仓镇4个村流转土地面积1.2万亩,建设“一平台五中心”,通过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数字化监管实现粮食增产增效、农户增收。新仓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还向周边的农户、散户等提供农业生产全周期服务,能为周边农户提供供种育苗、施肥用药、统防统治、信用担保、稻谷烘干、粮食销售等一站式农事服务。

此外,为串联起更全面的农事服务网,目前市级农事服务中心改建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新的市级农事服务中心预计今年年底前投入运营,届时农资配送、庄稼医院、农产品展销、品牌运营、电商服务、信用担保等涉农服务实现对外开放。

强化服务供给“一条龙”  提升生产效能

《平湖市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创新实施方案》要求,对符合“政银担”担保条件的贷款主体,贷款利率在当年期LPR的基础上最高上浮50个基点。符合相关政策并纳入风险补偿金管理的贷款主体给予一次性1.5%的财政贴息,保费按实付金额的30%予以补助。

省农担平湖办事处自去年9月成立以来,共完成“政银担”担保项目124笔,担保金额10552万元,服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97户。根据“政银担”贷款相关政策,预计可为农户节约融资成本180余万元。

政策的落实拓宽了支农领域,加强了财政金融协同支农合作,也为减轻贷款主体负担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在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市供销社(农合联)通过积极构建政府、银行、担保机构协同发力的金融支农服务体系,有效破解农业产业发展中“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和农民缺乏抵押物、担保难等困局,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用为主、免抵押、低费率的融资担保服务,打通了金融支农“最后一公里”。在创新信用合作模式方面,组建了全省首家由供销社参股领办的资金互助合作社——新当湖农村资金互助社,累计放贷1092笔、1.73亿元,并先后建立了6家农村资金互助会,累计为社员提供贷款担保22090万元。

如果说“政银担”“资金互助会”解决的是农户最担心的资金问题,那么各类农业人才是保障农业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砝码。为持续推动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我市每年进行涉农培训1600人次以上。

“培训课程内容丰富,理论讲授贴近实际,外出考察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很多优质生产基地的先进瓜果种植技术都值得学习。”在不久前举办的蔬菜瓜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许多家庭农场负责人都表示获益匪浅。培训期间,学员赴浙江绿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学习。该公司按照“示范先行——技术输出——模式复制”的思路,因地制宜对外提供从种子到种植技术再到智能装备的全流程技术指导与服务,目前已在甘肃、宁夏、内蒙古等4个省市提供清洁化生产、无人机械化生产等现代农业定制化服务,种植面积达5000亩,生产效率亩均提升50%,管理费用亩均节省40%。通过此次培训,有效提高了蔬菜瓜果生产主体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了蔬菜瓜果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为加快我市蔬菜瓜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市供销社(农合联)依托“浙农服”平台,在全市71家基层农资网点统一部署人脸识别一体机,100%建立数字化购销记录台账,实现了农资网点入库、刷脸实名销售、农药使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等闭环管理。系统可根据每户农户的种地面积自动算出农药使用总量,指导和服务广大农户科学用药,逐步走向绿色种植。目前,主要农作物配方肥占比由2020年的30%左右提高到2022年的90%,化肥农药施用强度逐年下降。在农废回收处置方面,按照“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的运作模式,对全市农药废弃包装物、废旧农膜应收尽收。截至目前,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915.72吨,回收率、无害化处置率均达100%;废弃农膜回收925.25吨,回收利用率96%以上。(图文由平湖市供销社 农合联提供)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