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一缕清风自然来 一盏香茗品四方——黔西南州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贵州频道 更新时间:2023-09-18

茶在云中长,云在茶中飘。

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颠簸至黔西南州晴隆县与普安县云头大山深处,片片茶园碧绿如染,缕缕茶香沁人心脾……抬头望眼薄雾环绕的茶山,漫山遍野的茶树,绿意盎然,沁人心脾。

处于北纬25度黄金生态气候带的黔西南州,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普安、晴隆等地等青山壁上,或云雾缭绕,或细雨蒙蒙,极利于茶树吐翠,为喜阴的茶树提供了一道天然屏障。

在今年428日召开的黔西南州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茶叶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上,12家来自省内外的茶叶企业与黔西南州内茶企在茶叶产业、茶旅游、茶经商等方面达成合作,仅签约金额达4.87亿元……

近年来,黔西南州立足生态优势,打生态牌,走绿色路,以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契机,加快推动茶叶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茶叶产业品质,加快提升全产业链建设,走出了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今年清明节前后,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1500亩“白叶一号”茶园里,茶苗纳新吐绿,彝族群众唱着民谣采摘嫩芽,抒发着对幸福生活的热爱。

种好了感恩茶,走好了致富路。

2018年,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赠送普安县“白叶一号”2000亩茶苗,而该县地瓜镇屯上村获得1500亩,白沙乡卡塘村则获得了500亩种,共覆盖了当时10个村(社区)建档立卡户8622577人。

“在茶园里不离开家就能找到钱,我感觉很开心。”普安茶地瓜镇屯上村茶农谭化爱说道。

“白叶一号”茶苗落户普安五年以来,该县始终坚持以一县一业主推、一村一社带动、一户一人就业、一人一亩覆盖、一亩一万增收为抓手,不断续写着跨越山海、共奔富裕的“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动人故事。

如今在普安地瓜镇屯上村,曾经的荒山早已变成了茶山,曾经的贫困户早已变身了茶农,曾经的山区早已变为了景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经过五年的精心管护,‘白叶一号’已经从最初的2000亩发展到了现在的1.3万亩。而进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时期‘白叶一号’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作为派驻屯上村的第一书记,我将积极借鉴浙江安吉白茶区域品牌的发展经验,加强技术交流与学习,坚持以‘白叶一号’为抓手,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让屯上村‘白叶一号’茶园的绿水青山,持续成为共同富裕的金山银山。”贵州日报派驻地瓜镇屯上村第一书记杜高富在接受采访时接着说道。

一杯绿叶香茗 引来茶客无数

不仅是“白叶一号”,黔西南州作为全世界迄今为止唯一一颗四球古茶籽化石的发现地、贵州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先后还获得了“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等美誉。

走进云头大山,放眼望去连片的茶园,绿色,长势旺盛的茶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3年我们县现有茶园种植面积16.5万亩,投产茶园面积10万亩以上,计划完成生产干茶9300吨,完成茶叶综合产值6.9亿元。”晴隆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刘念指着不远处的一片茶山说道。

“每年春节前后,当全国大多数地方还是千里冰封的时候,我们县就开始了早春茶的采摘,这比全国其他地区早10余天,就是我们能够抢占中国早春茶市场的最大优势之一。”刘念接着说道,管护得好的茶园,每年亩产值能上万元,早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

2020年至2022年,晴隆县连续三年作为贵州省茶叶产业博览会黔西南州分会场举办地,连续举办贵州(晴隆)早春茶全国采购商大会,组织茶企、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全国各地制茶大赛、斗茶大赛等,充分利用“晴隆绿茶”取得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优势,着力提升晴隆绿茶等茶叶品牌知名度,提高了市场销售量。据统计,2022年底,晴隆县茶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6.5亿元。

而与晴隆县相邻的普安县则是世界最大的野生四球古茶树群居地,全县千年树龄以上的有2000多株。20117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还授予普安县“中国古茶树之乡”称誉,而该县青山镇则拥有一棵“年纪最大”的千年四球古茶树。

“每年的采茶季,我们都会在青山镇哈马村马家坪这棵千年古茶树前举行开采仪式,向古茶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茶叶丰收,百姓致富。”普安县青山镇人大秘书谢萍如是说道。

据了解,为了保护好全州12.7万株古茶树资源,20161027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6次会议通过,20179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正式批准了《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和《黔西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这标志着黔西南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工作正式步入法治化轨道。

绿色是黔西南州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

近年来,黔西南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将茶叶产业作为特色产业进行“谋篇布局”,通过集中打造“普安红”“望谟紫茶”“晴隆绿茶”等本土品牌,全面加快了茶园改造、品种改良、技术改进、品质提升、品牌培优,推进了生态茶园建设,夯实了茶叶产业发展之基,做强了早春茶、做大了夏秋茶、做好了新型茶,切实将茶叶产业建成了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产业、生态富民产业,不断开创了属于黔西南州茶叶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截至目前,黔西南州注册茶叶企业及合作社440余家,茶叶种植面积达60.2万亩,投产约39.01万亩,年产量2.2万吨,产值29.65亿元。

下一步,黔西南州将按照“康养胜地,人文兴义”的发展定位,深入挖掘千年古茶树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发展好茶叶产业,讲好茶故事,弘扬茶文化,盘活茶旅资源,聚力推进茶旅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茶叶产业及文化生态旅游品牌。(申逸恺)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