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桃“盘出”富民大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九月,是核桃成熟的季节,全市200万亩核桃陆续迎来丰收季。核桃园里,一棵棵枝叶繁茂的核桃树上,缀满了浑圆饱满的核桃,村民们挥竿抢收,一派丰收喜悦的繁忙景象。
以园区为引领 建强产业基地
青川县骑马乡红光村核桃现代林业园区是以核桃为主导产业的县级农业园区。
近日,在青川县骑马乡红光村核桃现代林业园区,记者看到,交错掩映的枝丫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核桃,1000亩的核桃园里不时传出竹竿敲打核桃清脆的声音,地上落满了绿油油的青皮鲜核桃,农户们正在忙着分拣、装袋。
“预计今年园区可产核桃15万斤,综合产值可达90万元以上。”青川县骑马乡红光村核桃现代林业园区负责人王智介绍,该园区始建于2018年,2021年对园区核桃树进行了全面的品种改良,全部改种青川一号、广丰两个品种核桃树。现园区所产的核桃具有个大、果壳薄、香味美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不仅仅是改种青川一号、广丰两个品种核桃树,以园区为引领,全市现已成功选育了“硕星”“夏早”“青川1号”“旺核2号”等11个省审定(认定)优良品种。全市已建成核桃良种采穗圃5000亩,其中:专用采穗圃2887亩、兼用采穗圃2113亩;秦巴山区核桃种质资源库50亩。
同时,朝天核桃现代林业示范区成功创建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剑阁县核桃园区被认定为省级现代林业园区,旺苍县核桃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培育园区;建成苍溪陵江、龙王,旺苍英萃、西河、黄花山,青川板桥,利州木本油料等市级核桃现代林业园区8个。
推动加工延链 产业突飞猛进
这段时间,在朝天区中子镇清泉村,57岁的核桃种植大户王珠生可是忙得不亦乐乎。采摘、剥壳、冷冻、送货……每一个环节,王珠生都亲力亲为。
“今年核桃结果不错,又是一个丰收年。”面对记者地询问,王珠生高兴地说,他承包荒地种植核桃,如今已有30年的种植历史。“家里栽种了110亩核桃树,每年要采收2万斤核桃,大约能卖6万元,行情好的时候,能卖到10万元。”
而另一边,在中子镇广元秦川印象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里,加工车间机器飞速运转,工人们正忙着制作各式各样的核桃产品。“我们加工的有核桃油、核桃小吃等产品。”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企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公司的核桃深加工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推出了核桃系列新产品,赢得了很多顾客的喜爱,提升了市场占有率。”
延长产业链是朝天提高核桃经济附加值、做强核桃品牌的重要方向。如今,朝天区现有棒仁、越龄等核桃精深加工企业7家,初步形成了核桃加工企业集群,年可加工核桃10000吨以上,从卖单一原料到卖名目繁多的产品,朝天核桃“身价暴涨”。
核桃产业一直是广元的特色林业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市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的总目标,做大做强核桃现代产业园区,强化核桃基地精细化管理,做优一产;加快核桃产品精深加工,做强二产;拓展核桃市场营销,做精三产,核桃产业得到突破性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核桃初加工点132个,核桃主产地初加工率达75%以上。引进和培育棒仁、越龄、月桂等16家企业从事核桃食品加工,开发出了烘焙桃仁、琥珀桃仁、核桃油、核桃奶、核桃月饼、核桃酱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好评,核桃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全市实现核桃加工产值20亿元以上。
整合优势资源 打造特色品牌
作为广元核桃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核桃一直是朝天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是朝天的金字招牌。
“今年,罗圈岩村核桃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预计产值可达600多万元。”罗圈岩村党支部副书记侯明堂介绍,近年来,核桃产业基地还陆续配备了山地轨道运输车、植保无人机、智能终端监测系统等现代化设施,保障核桃产业增产增收。今年又新建了核桃储存冷库,不仅能够保证核桃的新鲜度,还能增加核桃的经济效益。
每一棵核桃树都承载着当地群众的希望。近年来,我市强化品牌整合。推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模式,全市共打一张牌,将“朝天核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由朝天区扩大至全市四县三区。“朝天核桃”成功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朝天区荣获“中国核桃之乡”称号。
同时,强化品牌推广。把核桃产品纳入扶贫产品销售体系建设,广元核桃饮品进入《“广元造”食品饮料供给名录》,并利用农高会、西博会、农博会等省内外大型综合性展会推介特色品牌,每两年举办一届“朝天核桃文化旅游节”,第五届四川·朝天核桃文化旅游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报表扬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经济林节庆品牌活动。
如今,通过自建“广供天下”电商平台和借助淘宝、天猫、抖音、供销e家等第三方平台相结合,我市生鲜核桃主要在省内、市内销售,在浙江、陕西等地开设朝天核桃直营店,加工核桃产品在省内外多个城市均有销售,棒仁烘焙桃仁、琥珀桃仁等部分商品出口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