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推进茯茶高质量发展 未来5年将茯茶产值做到200亿
9月12日上午,《咸阳市推进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出台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咸阳茯茶产业发展情况,并就加快推进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目标,计划通过5年时间,将全市茯茶产量做到年产5万吨,茯茶产业综合产值超200亿元,咸阳茯茶公用品牌价值进入全国50强。
咸阳是茯茶加工制作的发源地,咸阳茯茶以其“红、浓、醇、香”的品质饮誉天下,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生命之茶”“健康之茶”。多年来,咸阳市委、市政府持续培养、关注、深耕茯茶产业,将茯茶产业列为咸阳市16条重点产业链,咸阳茯茶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张靓丽名片和中国味道的代表元素。2022年11月,咸阳茯茶制作技艺被评为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2023年2月,咸阳市被授予“茯茶之都”称号,“中国茯茶文化与交易中心”落户咸阳,“咸阳茯茶”引起了全国茶人茶友的广泛关注。
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慧超就咸阳市推进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介绍,目前,咸阳市茯茶产业优势初步凸显,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品牌培育以及核心科技都取得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咸阳市茯茶年产达到3万吨,消化陕南黑毛茶2万吨,全市茯茶生产加工企业51家,营销企业商户近千家,就业人员2万余名,2022年产值17.34亿元,综合产值近30亿元,产品远销全国各省市、港澳台地区及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及西亚、中亚等40多个国家地区。培育出了“咸阳茯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泾阳茯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区域公用品牌,“泾渭茯茶”中国驰名商标。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咸阳茯茶”公用品牌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
咸阳充分挖掘茯茶产业基础优势,抢抓国际国内茶市场结构调整重大机遇,坚持茯茶产业现代化为目标,加快推进茯茶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逐步构建关中茶区茯茶加工产业带,把咸阳茯茶打造成助力群众增收的致富茶、绿色健康的生态茶、联结“一带一路”的友谊茶、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茶。咸阳将坚持政府引领、市场主导;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坚持联农带农、融合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计划通过5年努力,咸阳全市茯茶产量达到年产5万吨,茯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200亿元,咸阳茯茶公用品牌价值进入全国50强,建设融茶制作、茶产品、茶养生、茶文化等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园3个,引进培育发展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培育发展上市企业1家。
李慧超讲,下一步,咸阳将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支持茯茶企业在全国省会城市、知名旅游景区等地开设茯茶专营店,拓展边销茶市场,打开一线城市市场,提高咸阳茯茶的市场占有率;通过规范整合茯茶品牌,组建茯茶品牌运营和产品营销团队,不断提升品牌知晓度、影响力;通过强化科技支撑,着力建设好咸阳茯茶研究院和泾阳茯茶研发中心,不断提升茯茶品质价值;通过健全标准监管体系,建立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质控标准化管理体系,维护食品安全和市场主体利益。深挖咸阳茯茶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讲好茯茶故事,扩大茯茶知名度;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建成以咸阳茯茶为主题的茶旅融合特色旅游专线,打造咸阳茯茶特色旅游商品。咸阳市委、市政府将持续强化对茯茶产业的组织领导,定期研判茯茶产业发展形势,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大用地、资金、人才等保障力度,确保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咸阳将着眼全球茶产业发展现状,围绕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用好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和咸阳丰厚历史文化资源,统筹推进“三茶”融合,着力改变品牌繁杂、布局分散、合力不足、产业单一等问题,带动与茯茶相关的历史文化、旅游康养、科技创新等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加快打造茯茶产业集散中心和“三茶”融合体验中心,擦亮咸阳“茯茶之都”金字招牌,做大做强咸阳茯茶全产业链,更好提升咸阳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贡献力量。
发布会上,咸阳市供销社主任、市茯茶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蒙群、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鱼剑锋、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宁、市商务局局长崔恒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