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地理标志“金名片”需在“合力”上做文章
眼下,在内蒙古多地,一批特色农作物迎来了丰收,乌海葡萄、开鲁红辣椒、敖汉旗小米这些地理标志农产品成为闯市场的“金字招牌”。
九月的乌海,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独特的甜香,因为乌海葡萄迎来了丰收的季节。乌海市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是国内可与新疆吐鲁蕃地区相媲美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乌海葡萄是首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并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多家企业生产的葡萄与葡萄酒已通过绿色或有机产品认证。
近年来,乌海市按照规模化、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基本形成了以葡萄种植、葡萄采摘、葡萄酒酿造及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产业链。截至目前,乌海市葡萄保有面积2.25万亩,今年预计鲜食葡萄与酿酒葡萄产量达到0.8万吨,预计收入近亿元。现在,小小的葡萄已成为乌海市农业增效、农区居民增收的支柱型产业,伴随着乌海市精品农业的持续推进,醇厚浓香的葡萄成为了一张金质的城市名片。
连日来,通辽市开鲁县60万亩红辣椒陆续上市,喜获丰收。开鲁县种植红辣椒已有60多年历史,是全国县域种植红辣椒面积最大的地方,拥有红干椒地方标准体系、生态原产地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双认证”,每年红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年均辣椒产量30亿斤。随着辣椒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5万多人在红辣椒全产业链就业,年劳动力务工收入达3.6亿元。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开鲁县不断完善科技体系,编制了A级绿色食品红干椒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现红干椒高质量标准体系、红干椒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农业高效节水、高垄覆膜技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绿色生态防治等一系列绿色生产体系的全覆盖。
在赤峰市敖汉旗,百万亩谷子迎来收割季,成片的谷子品色金黄,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微风轻拂,谷浪翻滚。
敖汉旗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世界小米之乡、全国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早在8000年前就有种植谷子的历史。近年来,敖汉旗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谷农种植积极性。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建设绿色杂粮生产基地等举措,逐步优化种植结构,将小米产品向绿色、有机方向发展,增加谷子种植面积。到目前敖汉旗谷子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年产量在6亿斤左右。
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对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台特约评论员、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盖志毅认为,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不仅能有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还能够促进农旅融合,推动旅游业发展,进而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要利用好更要保护好。
盖志毅: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指标识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区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的农产品。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首先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内蒙古地域广阔,土地类型多样,截止到2022年,内蒙古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超过300个,涉及到畜禽、粮油、蔬菜、果类等共九大类别。第二个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地理标志农产品一定是在特有的区域生产,与特有的风土、物种、工艺、人文这些因素紧密相关,因此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独特性。第三个特点就是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公共性,只要是在限定的区域内生产,符合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要求的,获得认证保护管理权利机构认可的企业、合作社、农户都能够得到授权,拥有相应的权益。
正因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区域性、独特性和公共性的特点,这样就为某种农产品成为一个区域公用品牌创造了条件,也就是通过地标形成了特有的品牌,而品牌农业意味着优质优价,这样就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品牌农业为农民的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另外,地理标志农产品有助于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这样就给产业自身的集聚集群发展创造了条件。例如,乌海市的葡萄种植推动了红酒加工产业的发展,红酒产业又拉动了葡萄生产,这样就为这个产业集群创造了条件,这是指品牌农业自身的产业发展。此外,地理标志农产品还具有外溢功能,使得地标农产品这个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农田,可以把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伴手礼向旅游者销售,这样对旅游产业形成一个巨大地推动作用,进而带动了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用好农产品的地理标志,擦亮金字招牌,要在两个“合力”上做文章。一是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合力。例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要在源头上管好、保护好农产品的地理标志,像水和土的检测,还有生产环节的标准化。负责商务的行政部门要在电商服务上着力。文旅部门则在旅游线路设计上与这个地理标志的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让它们紧密相关。市场监管部门,要从源头上,从一产二产三产个环节上,应该形成无缝对接的一个管理模式。二是各职能部门与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者紧密结合。农产品的各生产单位包括农户、合作社、农业公司,他们是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源头和重要支撑和基础,生产单位要分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地理标志,做到标准化生产,不使用禁用的农药、化肥,按照地理标志的生产流程和要求标准来进行生产。地方政府要做好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的产品。只有做好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才能更好地保护那些合规生产又在这个区域的农户和生产单位的合法权益。做好这样两个“合力”,就能够使用好农产品的地理标志,把这个金字招牌保护好。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