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产业传承农耕文化 看敖汉小米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央广网 更新时间:2023-09-04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连日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百万亩谷子陆续进入了收割季,拉开了今年谷子秋收的序幕。

“目前,全旗谷子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年产谷子6亿斤以上,是全国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92日,在第十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上,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委书记王永军表示,敖汉小米先后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从无名到驰名、从“吃饭农业”到“品牌农业”的华丽转型。

 

1693797309411.png 

纵横交错的梯田(央广网发 敖汉旗融媒体中心供图)

2003年,考古学家在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中浮选出的1500多粒碳化粟黍籽粒表明,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被称为“世界小米之乡”。

2012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世界第一个旱作农业文化遗产,内蒙古乃至中国北方唯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我今年种了65亩谷子,预计亩产700斤,总产量可达45000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估算,可增收9万余元。”看着即将收割的谷子,丰收乡凤凰岭村村民张化峰满脸洋溢着幸福。张化峰是丰收乡农户种植谷子增收的一个缩影,仅丰收乡谷子种植面积就达5万余亩。

一直以来,敖汉旗致力于传承农耕文化、激发产业活力和搭建多元沟通桥梁。敖汉旗成立农业遗产保护中心,建立全国首家旗县级旱作农业种质资源基因库,建成敖汉小米博物馆、史前文化博物馆等。同时,敖汉旗将小米作为敖汉旗主导产业来抓,出台《敖汉旗推进小米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建设小米产业园,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持续推动敖汉小米全产业链发展。

近年来,“敖汉小米”产业完成了从种植到加工,从销售到食用,从文化到旅游的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市场评估值达到113亿元。

 

1693797343735.png 

开镰收割(央广网发 敖汉旗融媒体中心供图)

王永军表示,敖汉旗将把功夫下在“田地间”,积极探索科技化育种、着力推行规模化种植、聚焦聚力集约化经营,促进敖汉小米稳产增收。把精力放在“品牌上”,建强龙头企业、拓展多维市场、擦亮金字招牌,延伸敖汉小米产业链条。同时,把传承融在“文旅中”,开启文化展示窗口、兴建农耕体验基地、架起沟通互动桥梁,丰富敖汉小米文化内涵。敖汉旗将把“敖汉小米”金字招牌越做越响亮,让敖汉小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