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多方聚焦,新疆打响中药材产业链品牌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3-08-01

730日,第二届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阿勒泰地区(哈巴河)中医药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哈巴河县隆重举办。一时间,“额河药谷”哈巴河的城市品牌传遍疆内外。

伴随着中医药产业发展进程的加速,众多资本进疆布局,天山南北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迎风而起,新疆中药材产业的篇章进入新阶段。

“药香”正浓

日前,在吉林省农科院阿勒泰地区哈巴河试验站,空气中弥漫着中草药特有的香气,板蓝根翠绿的枝叶呈现蓬勃生机,红花、射干正值长势喜人,工作人员正在开展除草作业。

吉林省农科院阿勒泰地区哈巴河试验站负责人高海说:“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哈巴河县从事中草药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及推广工作。今年,引进红花、板蓝根、龙灵葵等14个优良中草药品种,且长势良好。”

当地出产的不少中草药有效成分明显高于国家药典规定指标。以甘草为例,甘草苷含量是国标的3.26倍、甘草酸含量是国标的2.06倍。

管中窥豹,可见新疆的中药材立足优势,起飞在即。辽阔的地域,大跨度的经纬,充沛的日照、优良的土壤,非常适合中草药的引进、种植,以及推广。

目光远眺,会看见——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多地州也在有序规划,科学建设中药材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新疆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60余万亩。

加快布局

毋庸置疑,在新疆的“天山大药田”中,以阿勒泰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最为迅猛。在阿勒泰地区,又以哈巴河县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最为醒目,累计种植中草药17.14万亩,成为实至名归的“中药材种植大县”。

当地已编制完成《哈巴河县中草药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年)》,聚焦“标准化种植、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三大环节,协调推进“八大工程”,计划经过3-5年,初步将哈巴河县建设成为中草药育种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的疆内高地。

疆内药企乘势发展,做大做强;疆外药企锁定机遇,抓紧布局。

荣成哈克、蓝斯利、戈宝麻、诺康生物等多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企业在阿勒泰地区“扎根”。与此同时,新疆康晟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等多家药企则将目光放在了南疆地区。

按照《自治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202025年)》,中药材产业重点布局在伊犁河谷、塔额盆地、准噶尔盆地南北缘、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的8个地州市30个县市区。

政策助力

近年来,新疆陆续出台《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自治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自治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等文件,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伴随着一个个“沉甸甸”的政策落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省级科研机构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际中药研发中心在乌鲁木齐市揭牌、黄正明院士专家工作站、陶然院士工作站、温铁军工作室、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沙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陆续在哈巴河县挂牌。

在有效的引导和扶持下,标准化种植、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等环节“串联成链”。

目前,全区中药工业企业超过50家,已上市中药民族药品种50多个,地产中药新药在研项目30多项,单品销售突破1亿元的中药有6个品种。产自新疆的口服液、中药饮片走出了新疆,走向了国内外大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新疆正全力打造新疆道地药材品牌,积极推进地理标志认证、保护工作,鼓励各地充分挖掘优势特色资源申报地理标志。在此次论坛上,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哈巴河县会推动申请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注册区域公用品牌,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培育创立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发展潜力大的“额河药谷”品牌。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