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特色牌”让群众发“羊”财
环县,这个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曾经气候干旱、“地瘠民贫”的地方,不仅成功走上了“众口一词念羊经、一心一意兴羊业、千家万户发羊财”的羊产业发展之路,还打造出了“环县羊羔肉”这个“金招牌”,提出了羊产业全链条产值过百亿、“环县羊羔肉”品牌价值过百亿的“双百亿”目标。
“五好标准”打响“羊羔肉”品牌
常年干旱少雨的环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羊产业的优势。环县饲草资源十分丰富,县域内拥有870万亩天然草场,自古就有种草养羊的传统;全县389万亩耕地,年种植玉米超过90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44万吨,这些为肉羊养殖提供了丰富的饲草资源条件。
近年来,环县不断推动羊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传统的分散养殖向集约化转变、传统的粗放喂羊向科技化进步、传统的单家独户向产业化、社会化进军,坚持“众口一词念羊经、一心一意兴羊业、千家万户发羊财”,将“好地种好草、好草配好料、好料养好羊、好羊出好品、好品卖好价”的“五好标准”贯通全产业链,被列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2022年,环县全年羊只存栏360万只肉羊,出栏190万只,羊业产值达55亿元,全县养羊农户超过4.8万户,养羊农户人均来自羊产业的收入为7000元。
在推动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环县格外注重打造“引育繁推一体化、种养加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和政、企、研、社、村、户、服“七位一体”的经营体系,努力打造甘肃省产业链最全、科技含量最高、服务保障体系最完善的“草羊产业第一县”。与此同时,环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力叫响“环县羊羔肉”品牌,树立并推广“中国羊谷·善美环州”的地域标签。
“五级车间”赋能全产业链发展
在“环县羊羔肉”品牌的引领和带动下,环县集中打造纯种选育、杂交扩繁、集中育肥、屠宰加工、熟食开发“五级车间”,在推动全县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一级车间纯种选育。依托庆环肉羊制种基地,培育“中环肉羊”核心育种群7000只,大力推广“四个一”制种技术,年生产优质父本种羊1万只,纯繁选育湖羊基础母羊12万只以上。
二级车间杂交扩繁。建成二元杂交示范点50个,带动4.8万户养殖户全面开展杂交扩繁,年生产优质杂交商品羔羊200万只。
三级车间专业育肥。围绕211、341国道线两条“百公里、百万只”集中育成示范带,新建(改扩建)育肥场41个,积极推进以大学生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领办经营示范社52个,年可出栏“同批同质同价”育肥羊140万只以上。
四级车间屠宰加工。建成中盛百万只肉羊屠宰场,开发羊肉系列产品85种;建成伟赫乳业18万吨乳制品加工厂。
五级车间熟食开发。支持中盛公司增设羊肉熟食加工生产线,引进“圣农”“华膳”等大型企业与中盛公司合作,筹建环有熟食加工厂,开发羊肉串、红烧羊腩、霸王羊头等快餐食品、预制菜品,加快实现科技与产业的延伸融合。
“环县全力打造从制种场纯种选育,到合作社杂交扩繁、育肥场集中育肥、屠宰厂屠宰加工、企业熟食开发的‘五级车间’产业链条,积极从传统养羊大县向打造‘中国羊谷’迈进,形成了从一只种羊到一条链的全产业链发展。”环县有关负责同志说,“五级车间”和“全链条”发展思路,引领环县羊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也有力提升了“环县羊羔肉”品牌的含金量。
久久为功持续打造特色品牌
去年以来,环县不断创新“环县羊羔肉”品牌宣传推介方式,精心组织实施了“环县羊羔肉品牌十大宣传活动”,通过“环县羊羔肉”品牌全国巡展、奥运冠军进校园推介、银西高铁“环县羊羔肉”号冠名宣传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和扎实推进“甘味”羊肉品牌环县示范基地创建等措施,极大提升了“环县羊羔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环县羊肉已经逐步打开国内、国际市场,成为百胜集团、海底捞羊肉食材的核心供应商,出口阿联酋、迪拜。
今年,在2023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环县羊羔肉”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荣获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榜第67名,经专家评审、技术机构测算、全国品牌评价发布工作委员会审定,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环县羊羔肉”的品牌强度为860,品牌价值为52.02亿元。同时,环县还被中国国家品牌网授予“品牌产业园示范基地”。
当前,环县羊产业正处于延链强链、品牌升级的关键时期,环县将进一步丰富畜牧品牌塑造和肉羊产业发展的理论内涵,进一步破除环县羊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的难题瓶颈,进一步提高“中国羊谷·善美环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继续坚定不移优化政策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品牌,全力以赴向“中国羊业十强县”目标迈进。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