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立足“三个体系” 迈向农业强市
“宿迁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先天的禀赋、良好的基础。”宿迁市副市长武倩介绍,近年来,宿迁聚力建设农业强市,把“四化同步”作为基本路径,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数商兴农”,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的结构骨架。宿迁发挥“土特产”优势,以“三群四链”建设为主线,以“宿有千香”品牌为抓手,深入实施生态高效农业倍增计划,构建形成优质稻米、标准化果蔬、园艺型花木、农牧循环型生猪、精深加工型肉禽、生态河蟹六大百亿级产业体系。2022年,全市农业主导产业群链综合产值达849.6亿元、同比增长12%。
生产体系是现代农业的动力支撑。宿迁深入实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种业振兴“三大行动”,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标准农田改善农业,用现代育种科技提升农业,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2%、高标准农田占比72.3%,种业企业总资产、营业收入、科研投入均居全省前列。
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的运行保障。宿迁以新型经营主体为纽带,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发展订单生产、推行返租倒包、开展股份合作,实现订单农业有“订金”、基地就业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入股分红有“股金”。目前,全市发展订单农业104万亩,辐射带动农户13.1万余户。
“在抓好稳产保供上作贡献,在农业科技创新上谋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创特色,在和美乡村建设上做示范,在农民增收致富上求实效,在农业农村改革上走在前。”武倩表示,宿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的重大任务,立足优势点、找准发力点,坚定走好农业强市之路,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