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云南:巧用“土资源” 加快特色农业强省建设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3-07-18

“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专场发布会消息,云南省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样性农业,在“特”字上做文章、下功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加快特色农业强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云南省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上下功夫。实施为期3年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新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8417份、新采集制作畜禽、水产遗传材料22144份;认定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36个、畜禽保种场区库42个、水产保护区21个;规范保存种质资源16万余份,努力实现农业种质资源应收尽收、应保尽保。瞄准粳稻、热带血缘玉米、花卉、蔬菜、茶花鸡等品种,全力开展育种创新攻关,102个主要农作物品种、840个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和登记,2403个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省级审定。特别是在花卉产业上,自主培育新品种累计达598个、引进推广新品种800余个,云南省品种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一。

云南省全面梳理各地具有独特生态环境、独特品质特征、特定生产方式和深厚历史人文的农产品资源,建立地域特色农产品资源目录。持续强化全产业链扶持,广南八宝米、建水酸石榴、香格里拉牦牛、保山透心绿蚕豆、南涧无量山乌骨鸡、怒江老姆登茶等一大批藏在深山中的“土”资源逐步进入大众视野。目前,全省累计获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5个,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47件,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86个,关联产业产值达128.59亿元,初步形成涵盖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牛羊及生猪等重点产业的地理标志保护创新工作格局。

同时,云南省大力推动民族文化传承。首批认定省级非遗工坊35家,禄劝罗婺彝族刺绣、临沧中山竹编等一批民族特色手工艺品正在走出深山、走向市场。创建劳务品牌131个,从业人员规模达215万人,“剑川木匠”品牌将“指尖绝技”转化为“指尖经济”,年产值达5.3亿元;“蒙自过桥米线制作师”“临沧茶师”“普洱咖啡工”“楚雄彝绣工”等一大批劳务品牌正在引领传统工艺向现代产业转变。

接下来,云南省将用好一系列支持政策,持续培引一批主体、建优一批基地、深耕一批市场、打造一批品牌,加快特色农业强省建设。(完)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