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广东荔枝:从“土特产”迈向“全球享”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3-05-24

荔枝是深受我国文人墨客青睐的水果之一,从唐代杜牧的“妃子笑”,到当代杨朔的“荔枝蜜”,无数篇文学名作将荔枝的名气推向高峰,使其成为岭南文化和广东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一张亮丽名片。

如今,乘“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东风,令国人垂涎的荔枝也受到国际友人称赞——“我们十分喜爱这颗美味的岭南佳果!广东荔枝不仅有味,文化也为广东荔枝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品牌力量。”日前在广州市从化区举行的“2023广东荔枝丝路行”活动启动仪式上,巴拿马驻广州总领事叶明明表示。

活动启动当天,广东省各荔枝主产区相关负责同志、荔枝出口代表企业、海外粤商会代表等汇聚一堂,现场进行荔枝出口全产业链合作签约、“广东荔枝文化海外传播中心”授牌,共同助推今年广东荔枝出口开门红。

“我们欣喜地看到,特色‘致富果’正成为甜蜜‘国际果’。”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东表示,办好2023广东荔枝丝路行活动,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抓好荔枝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部署要求,也是促进广东荔枝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将进一步提升广东荔枝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广东农业国际交流合作。

岭南特产跨洋出海

近日,在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忙碌地对采摘后的荔枝进行分拣、打包、装箱……一批重2.1吨的“妃子笑”荔枝在经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后,空运飞往西班牙,这是从化辖区首次出口荔枝至西班牙。

据从化区委副书记、区长赵龙介绍,荔枝是从化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2022年全区荔枝销售额超10亿元,其中出口金额9050万元,出口量排名广东省前三。目前从化荔枝产业已初步形成“有规模、有特色、有效益”的发展态势和格局,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钱岗糯米糍、流溪红荔、流溪桂味、温泉双壳槐枝等一批明星品种深受市场欢迎。

实际上,进入5月后,广东便迎来荔枝季。除了广州市,在粤西早中熟荔枝产区,湛江廉江市、茂名高州市等地的多批荔枝开启赴美之旅,预计大量成熟后每周发货次数将达2-3次。而在不久的2-3个月内,粤东揭阳惠来、汕尾海陆丰等地的中迟熟荔枝也将“接棒”上市。

受益于全年高温湿润、酸性土壤密布的“一方水土”,广东成为我国荔枝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省份,全省年均荔枝产量百万吨以上、约占全球的80%。而在全球大量非热带、亚热带地区,并无荔枝种植。近年来,除了畅通国内销路,如何挖掘潜在需求、谋划荔枝“跨洋出海”,成为广东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思考的题目。

2019年以来,广东创新提出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作为该项工作重要内容,统筹拓展国内国际“2”个市场先后运用于菠萝、荔枝等广东特色果品销售。四年来,广东荔枝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逐渐打响,近三年出口年增幅60%以上,为解决特色农产品“产多卖难”问题探索了新路。

措并举护航商路

“年初我们参加了德国柏林果蔬展等多个国际果蔬展会,广东荔枝受到很多海外客户的关注,他们一开口就问是不是广东的荔枝。”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耀华表示,有赖于多年来主管部门对广东荔枝全球推介的指导,今年获得的意向订单比往年增长30%以上。

中荔农业的“出海”实践,是广东着力推动“地方特产、世界共享”的缩影。201912月,该集团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由七家具备10年以上荔枝种植、加工、冷链、出口经验的公司共同控股成立,目前年均出口荔枝8000吨,年出口额近2000万美元。

除了龙头企业带动,保鲜技术突破也为荔枝走出国门夯实了基础。广东省最新发布的荔枝保鲜全链集成九大技术,耐贮藏品种培育、采前品质调控、采后冷冻锁鲜等一系列成果,都在不断打破荔枝难以保存而需“一骑红尘”的传统印象,将其打造成可供全年出口的产品。

“出口基地建设得好、龙头企业培育得好、贸服体系集成得好、国际推广组织得好、示范人才培育得好、工作部门合作得好、国际友人支持得好。”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荔枝出口成绩来之不易,离不开这“七个好”形成合力,一套政策“组合拳”,打通了农产品市场阻隔、锻炼了经营主体出海能力。

多重举措下,广东荔枝出口持续向好。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农产品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排名全国第一,其中,鲜荔枝出口覆盖六大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8097吨、出口额1.7亿元,均占全国一半以上。今年一季度,广东省农产品出口延续良好增长态势,出口284.2亿元,同比增长35.2%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