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作产业潜“荔”无限 引领发展茂名“荔”争上游
茂名高州荔枝树挂满红彤彤的荔枝
5月20日,中国国际热作产业大会暨第七届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将在茂名举办。茂名连续四年举办盛会,推动农业产业万象更新,农业产值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特别是荔枝、龙眼等热作产业,在历届大会推动下,不断优化改良品种、完善寄递服务、延伸产业链条,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树立了全国热作产业发展的标杆。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广东省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大机遇,茂名借助大会向世界汲取开放发展的澎湃动力,努力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当前,茂名正聚焦“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推动特色产业集聚成势、全链发展、高质高效,助推强村富民产业行稳致远。
赋能发展“荔”杆见影
作为“中国荔乡”,茂名已有2000多年种植荔枝的历史,荔枝种植面积约139万亩,年产量超50万吨,约占广东的1/2,全国的1/4,全世界的1/5。
产业大会是一池春水,激荡起茂名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快速汇聚了高关注、高人气。
2020年,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在茂名高州市开幕,助推茂名荔枝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茂名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除现场到会专家学者以及种植、加工、流通企业代表外,大会还通过网络直播互动,向网络粉丝同步直播了荔枝大会盛况,擦亮了荔枝品牌。在大会推动下,茂名荔枝供不应求。
过去几年,面对市场,茂名率先调整产业根基,推动荔枝种植标准化、品种优良化,实现错峰上市,全链条产值突破百亿元。
目前,茂名建成荔枝千亩标准果园3个、百亩标准果园78个、矮化果园12.3万亩,建成“空天地一体化”荔枝智慧果园1个,应用北斗导航、无人机、农机大数据等装备和技术,实现品种优质化、水肥智能化、生产机械化、防控绿色化和管理数字化。
通过不断改良和引进新品种,茂名荔枝已拥有白糖罂、妃子笑、桂味等80多个品种,优质品种占80%,拥有4个区域公用品牌,4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
2022年,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变更为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从带动荔枝产业拓展到带动龙眼产业。
今年的产业大会围绕权威性、引领性、广泛性和实效性四大办会亮点,将举办一系列务实高效的产业活动,旨在大力促进热作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热区乡村全面振兴,切实服务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高水平对外开放,大会对外传递出重要信息,更为茂名荔枝龙眼产业发展指明方向。茂名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特别是对外开放,将有助于茂名荔枝龙眼走向世界。
截至5月12日,茂名市重点企业荔枝出口意向订单6666吨,与去年全年出口量相比,增长近30%。经过产业优化,茂名荔枝龙眼具备走向全球的实力。乘借大会东风,茂名积极打开对外开放大门,为荔枝龙眼产业再添新增长极。
勇立潮头“荔”拓新路
产业大会是一面镜子,照见茂名完善寄递服务支持荔枝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进入5月,高州小蜂嗡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其超忙得不亦乐乎,前来公司考察的客户不断,最多的时候他一天接待了八波客户。“为了迎接荔枝季,我们在分选设备、冷链保鲜、自动化包装等方面都进行了升级。”黄其超说,今年公司增加3000平方米冷库,投入压差预冷保鲜技术,进一步提升荔枝采后品质,延长保鲜期。
过去数年,茂名涌现出的类似例子数不胜数。在冷链物流完善基础上,越来越多果农涌入电商大军。在市场催化下,荔枝电商开始在多个方面合作,在品牌、包装、供应链、售后等多方面形成统一标准。
去年产业大会期间,茂名启动了广东田头仓储分拣冷链物流示范项目美荔联盟“田头小站”建设,破解荔枝冷鲜“最初一公里”难题。目前,茂名全市建成田头冷库“田头智慧小站”242个,促进荔枝仓储、包装、加工、物流等各环节高效协同发展,茂名荔枝龙眼营销再次跑出加速度。
在茂名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茂名市内多家荔枝寄递企业加大市场投资力度,建设集冷藏、预处理、集散的处理中心,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覆盖荔枝主产区。
今年,茂名市委、市政府全力推动茂名荔枝产供销的物流寄递、田头冷仓、分拣预处理场、党群服务中心(村级物流服务站点)、品牌包装、物流冷链车等方面的“六统筹”工作,力求把更多收益留给农民。为此,茂名市商务局到外地拜访了多家主流荔枝寄递公司区域总部,初步形成电商寄递降费提效方案,解决寄递成本居高不下的痛点。根据电商寄递降费提效方案,邮政公司寄递费用降幅最多达到29.1%、顺丰公司寄递费用下降5%至10%、京东公司寄递费用下降5%。
听闻电商寄递费用进一步下降,高州根子镇村民林常珍喜上眉梢。她是该镇最早开始线上销售荔枝及相关产品的村民之一。林常珍说,这个举措把更多收益留给电商,进一步提高电商积极性。大家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荔枝品质,严格把控质量关,让茂名荔枝销往全球,也让全世界人民可以品尝中国荔枝。
产业升级“荔”兵秣马
产业大会是一扇窗户,向全国、向世界展示资源丰富的多彩茂名。茂名以会为媒抓招商,宣传荔枝龙眼资源优势、推介招商引资项目,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精深加工生产线,扩大加工规模,延长和扩大产业链,实现荔枝龙眼产业的升值增效。
去年产业大会期间,广药王老吉广东荔枝(茂名)原浆加工基地正式投产,基地以荔枝原浆及荔枝罐装饮料生产加工为主,是目前全国最大荔枝饮料生产基地,拥有全国唯一能加工荔枝清汁的生产线,填补国内荔枝加工技术空白,进一步延长荔枝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今年,该公司在已发布的18款荔小吉系列饮品基础上,又新增2款“荔小吉”饮品,壮大产品矩阵,进一步解决鲜荔枝销售问题,延长荔枝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荔枝饮料、荔枝酒、荔枝干、桂圆肉、龙眼干……荔枝龙眼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矩阵,荔枝龙眼加工产业焕发新彩,清香沁人。
目前,茂名开发有休闲和保健两大系列荔枝龙眼加工产品,现有荔枝加工企业约3000家,涉荔农业龙头企业22家,有龙眼加工企业约3000家,高州分界镇更是被誉为“中国桂圆加工第一镇”。
谋定而后动,茂名借助大会高质量谋划建设一批深加工项目,期望通过建设大产区、引入大企业、做强大品牌、打造大产业,让荔枝龙眼成为富裕一片农民的“摇钱树”、带动一方发展的“幸福果”。
坐落在茂名高州的中国荔枝博览馆航拍图
产业融合亭亭玉“荔”
产业大会是一个引擎,推动茂名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既打开产业发展新局面,又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走进中国荔枝博览馆,以荔枝为主题,集历史、文化、技术、艺术、教育、旅游于一体。去年产业大会期间,中国荔枝博览馆、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三个国字号平台建成使用。时至今日,三个国字号平台成为茂名文旅产业的“珍珠”。
距离三个国字号平台不远处,就是景区柏桥村荔枝种植园。柏桥种植园里古木新树交杂,枝头荔枝逐渐转红。游客穿梭在千年古荔林间拍照打卡,文艺爱好者在树下采风、写生,柏桥村的孩童在园中嬉戏。
这是高州市甜美果海示范带,既有特色外观的中国荔枝博览馆,也有文化内涵的柏桥种植园,古韵今风在这美丽交融,深受游客青睐。
“我们打造了以荔枝文化为特色的各类民宿,推出了当地特色的高凉菜套餐,打开了产业发展的新局面。”根子镇副镇长何兵权说,荔枝特色文化旅游给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历届产业大会的成功举办,推动茂名农文旅融合发展更上一层楼,让更多的人走进茂名、了解茂名、爱上茂名。一步一脚印,茂名以创新思路传承千年荔乡文化,擦亮文化品牌,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绽放美“荔”光彩。
历届产业大会期间,古荔树、古龙眼树采摘权举行拍卖,每场拍卖活动均以超百万元的价值成交。“荔枝定制”热潮一浪胜一浪,由“论粒、论棵、论片”向“卖年份荔”定制模式转变。今年,“年份荔”高端定制深受欢迎,截至5月15日,全市荔枝定制已超1.7万棵。荔枝未大量上市就已受热捧,进一步擦亮荔枝文化名片。
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第一书记何霞说,通过历届大会,茂名挖掘荔枝文化,讲好荔枝故事,做精做响荔枝品牌,荔枝鲜果年年供不应求。距离荔枝成熟期还有一个月时,接近一半的古树荔枝已被预订了。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