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特产品走向国际“新路径”
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广交会自第130届起在线下展内首次设立乡村振兴特色产品专区,“零门槛、零费用”支持脱贫地区企业参展。此次广交会,湖北交易团组织了十堰、恩施多家企业参展,向全球展示湖北的农特产品,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宜昌片区三峡物流产业园也作为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唯一的一家企业参会,力推湖北农特产品走向世界。
湖北交易团团长、湖北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杨青松表示,乡村振兴专区是湖北企业和农特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新路径”,也是湖北展示乡村振兴成效与经验的“大舞台”。
“广交会为大山里的农产品提供了走向世界的平台,展会当天签订了170万美元的蘑菇罐头供货协议。”湖北十堰市竹山县神农昕航食品总经理李虎说,企业参展的香菇、木耳、黄花菜、羊肚菌等农特产品受到了国内外商家的青睐,马来西亚采购商约400万美元的订单还在洽谈中。
“我们与200余农户签订用工合同,带动大家原地就业,户均年增收8000元。”李虎说,企业下一步将以此为契机,带动农户生产出更多的无公害、纯天然、零添加的食品,让大山深处的好产品摆上国内外家庭的餐桌。
“我们首次参加广交会,接到近12万美元的订单。”巴东县铭远箱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国明说,此次参展,企业接到了南非、哥伦比亚及国内浙江贸易公司的大批订单,这些订单可以使处于农闲的40多名员工工作一个月,在促进当地居民就近就业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展会当天我们与沙特阿拉伯、俄罗斯、摩洛哥的客商现场签约380万美元的订单。” 湖北星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田钊介绍,展会期间,企业还与约旦、印度、巴基斯坦等6家采购商签订了“十星红”系列产品意向出口订单,订单额超600万美元。
“第一次参会缺乏经验,但公司展示的木瓜深加工系列饮品受到迪拜、马来西亚等外国采购商的关注,迪拜采购商还在紧密洽谈中。”湖北耀荣木瓜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伟忠说,秋季广交会上,公司一定做足功课,配好翻译人员,并在产品宣传上下功夫,让家乡的优质农产品走进国际市场。
“广交会乡村振兴馆助推了山区优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加速县市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竹山县科技和经信局(商务局)副局长刘小备表示,竹山县是“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现有茶园面积达30万亩,综合产值突破40亿元。食用菌产业覆盖该县17个乡镇,年产香菇2.88万吨,综合产值17.2亿元。下一步,竹山县将打造多渠道展销方式,帮企业抓订单,推动农特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作为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广交会乡村振兴专区中设展的唯一一家企业,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平台——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宜昌片区的三峡物流园,以当地稻花香白酒、柑橘、茶叶、陶瓷、五金器件等宜昌本地特色产品参展。
“参展首日即签署意向订单750万美元,展会期间接待了中东、东南亚、美洲的客商,累积签约额已突破2200万美元。”宜昌三峡物流园副总经理田祖礼表示,下一步,园区将借助本期广交会拓展的营销渠道,积极帮助企业完成订单对接,持续做强本地优势产业。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