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柚向知识产权要效益
“太公山作为胡柚示范区的辐射力有限,需要抓紧核心区的选址。”近日,记者来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恰逢知识产权分局局长苏辉芳正在召集会议,讨论常山胡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的核心区选址事宜。“我们规划打造总面积1万亩的核心区,辐射全县10.5万亩胡柚种植区。”
2022年,常山胡柚成功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这是常山胡柚品牌建设的一次重大突破。为用足用活这一宝贵的知识产权资源,我县抓住机遇,高起点制定胡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常山胡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深化常山胡柚地理标志产品知识产权(以下简称“地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全链条”集成改革,不断放大地标知识产权的运用效益,并转化为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和当地柚农实实在在的收入。
提供专业优化的服务,是放大地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的关键。2022年,我县成立常山胡柚品牌指导服务站,组建20余人的专家团,提供从种植、加工到研发的一条龙服务。2022年下半年,浙江柚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计划新增生产线时遇到设备采购、工艺布局等方面的难题。常山县检验检测研究院院长施堂红得知情况后,主动对接,给予专业指导。目前,该生产线已建成,即将投用。
与此同时,我县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对商标、专利质押给予30%的利息优惠,2022年助力企业商标、专利质押9000万元。2022年,我县知识产权“两山合作社”融资2500万元,收购浙江柚香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30万株香柚树再返租给企业,助推企业新建“双柚汁”生产线,一年多时间里,该企业的产值实现从零到4亿元的跃升。“经营主体是放大地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的主力军,为他们提供专业细致的服务是我们的职责。”苏辉芳介绍,目前已指导14家重点企业在“浙食链”系统中录入“常山胡柚”地标证明信息,打造独一无二的“原产地身份证”。市、县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了涉嫌仿冒常山“柚香谷”双柚汁外包装案件的执法。截至目前,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9起,有效维护了常山胡柚产品的品牌声誉。
“地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的持续放大,有效推动了常山胡柚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优果率提高到90%以上,深加工比例达到40%以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郭永平表示,下一步将把胡柚地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经验推广到山茶油等更多常山特色产品生产领域。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