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多措并举保护安吉白茶——掐断侵权链 守护“金叶子”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3-03-30

近日,“安吉白茶”进入采摘季,而浙江省安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下称安吉市场监管局)已早早为茶农前线开道,持续开展保护“安吉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亮剑行动”,一方面检查企业是否存在未经授权或超出授权数量印刷带有“安吉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包装的行为,另一方面检查有无假冒仿制知名品牌包装装潢的行为,从源头上掐断侵权“传播途径”。

严厉打击侵权

今年14日,安吉市场监管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当地某印刷公司涉嫌存在伪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等行为。接报后,该局立即组织执法人员赶赴现场展开检查。

到达现场后,执法人员向该印刷公司负责人出示了执法证,随即展开执法检查,并在该公司堆放点发现大量标注“安吉白茶”相关标识的包装盒。经执法人员现场清点,包装盒共计3.2万余个。

据执法人员李越辉介绍,印制标注“安吉白茶”相关标识的包装盒,必须持有安吉白茶协会出具的委托证明,按指定数量履行印刷任务,而涉案当事人未能提供安吉白茶协会的委托证明,其擅自印制标注“安吉白茶”相关标识的包装盒等行为,侵犯了“安吉白茶”注册商标权利人的利益。随即,执法人员对涉嫌侵权的包装盒进行查扣,并对涉案当事人进行调查。

经查明,涉案当事人自202110月以来未经“安吉白茶”注册商标权利人的许可,共擅自生产3.6万个侵权包装盒,货值近20万元。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四款规定、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等相关规定,以及上述违法事实,安吉市场监管局依法将当事人移送公安部门立案侦查。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健全制度体系

近年来,为维护“安吉白茶”品牌美誉度,净化“安吉白茶”市场,安吉县不仅印发了《安吉白茶防伪标贴管理办法》《安吉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等系列文件,还制定发布《地理标志产品安吉白茶》国家标准、《安吉白茶自动化加工成套设备》《安吉白茶品字标浙江农产》省级团体标准等。截至目前,全县219家生产主体开展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已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园1个,省级标准园6个,并获评全国首批“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县”。

在此基础上,安吉市场监管局以“浙食链”二维码为牵引,在“浙食链”系统公众端配置“浙农码”信息,打通“浙食链”平台、农业投入品管理平台、物联网监测平台等系统部分数据,统一采集指标、传输格式,实现安吉白茶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数据共享共用。此外,安吉县还将“安吉白茶”地理标志纳入“浙食链”“浙农码”双系统监管,切实深化地理标志保护。截至目前,全县269家茶企已全面使用“浙食链”。  

“我们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对安吉万亩茶园进行颁证,实现安吉白茶二维码数字化跟踪与溯源管理,建立起从茶壶延伸到茶园的质量追溯体系,并对全县安吉白茶协会成员单位进行统一编码、统一在包装上印制防伪标签,实行市场准出管理,确保安吉本地茶叶都佩戴‘电子身份证’,快速将县域内的白茶和县域外的白茶区分开来,强化本地茶叶辨识度。”安吉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溯源管理与源头检测做好安吉白茶产业质量安全风险点排摸,2019年至2022年,安吉县共开展定量检查532批次,其中监督抽检115批次、风险抽检417批次,覆盖所有规模茶叶生产主体。

加强部门联动

为加大执法保护力度,持续打击侵犯“安吉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专用权行为,安吉市场监管局不仅联合县法院、检察院、公安等五部门签订《关于加强地理标志联合保护的十一条意见》,还与县法院共建判令停止侵害裁判的常态监管机制,积极推动地理标志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衔接。

同时,安吉市场监管局还强化与公安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协作,定期组织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安吉白茶、打击商标侵权等专项整治行动,多次组织执法人员前往宁波、松阳及江苏溧阳、安徽峨桥等地,协助商标持有人对涉嫌擅自使用安吉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行为进行跟踪调查和打假整治,切实维护安吉白茶的品牌形象,保障安吉县白茶产业的健康发展。2022年,安吉市场监管局共协助打假271起,调解18起,判决15起,共获维权打假金额62.5万元。

呵护一件地理标志,做强一个品牌,发展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助力下,如今的安吉万亩茶园香飘四方,白茶品牌名扬四海。全县安吉白茶产值3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安吉白茶走出了一条地理标志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的蝶变之路。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