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的“致富经”
“以前农副产品拥有好品质却无人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品牌加持,卖得越来越好,线上线下都打开了销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民胡有乾说,如今村民自家酿的酒、产的番薯干、养的老母鸡,都贴上了由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提交注册申请并被核准注册的“余村农耕”集体商标标识,规范使用注册商标的品牌产品让游客买得更放心。胡有乾早些年在外地经商,现在村里“土特产”销售很好,他便回来在村里办起余村供销社,专门帮助乡亲们销售农产品。
在安吉县,不仅是天荒坪镇余村,梅溪镇红庙村农民也通过品牌运营,挖掘自身资源并发挥出优势,提高农民收入。“自从加入了红庙供销社,我的收入连年增长。去年我承包了320亩土地,种植水稻、番薯、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收益达到16万元呢。”红庙村村民胡国华说。
红庙村有关负责人介绍,红庙供销社由安吉县供销社、红庙村民委员会以及农村村民个人共同投资设立,形成“供销集体+村集体+村民”的股权模式,面向农民、村集体开放,解决农民入社难的问题,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资本进村、经营在村、受益到村。同时,依托红庙村供销社资源组建教培基地,该村聘请专家免费为村民传授品牌营销、电商直播、企业管理等知识。
为了探求村社发展新方向,2022年红庙供销社联合大学生创业团队以及当地村民,共同成立安吉深蓝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主打“深蓝”品牌,采用“两入股三收益”的运行模式,将废弃水泥厂改造成“深蓝一号咖啡馆”,成功打造了占地面积500亩的特色景区。2022年5月开业后,该咖啡馆迅速在社交平台上获得关注,当月客流量达10万人,营业额突破80万余元。今年春节期间,“深蓝”品牌计划保持高位运行,咖啡馆生意火爆, 7天累计接待近3万名游客。
在此基础上,安吉县发布了《村级供销合作社建设与运营指南》县级地方标准规范,明确了村级供销合作社建设原则、合作方式、组织形式、运营管理、品牌营销等内容,为村级供销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供了遵循。“该指南的发布,将为安吉县村级供销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供指导,有力地支撑了农村的创新发展,农民也将会收到实实在在的益处,收入将会进一步增加。”安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