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常州武进:科技赋能地标农产品品牌发展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3-03-24

常州是全国水蜜桃主要产地之一,也是江苏三大水蜜桃主产地中举足轻重的一个,而阳湖水蜜桃更是由来已久。阳湖水蜜桃产自常州市武进区,据《武进县志》记载,1926年,武进产桃20万斤。

2021年,常州阳湖水蜜桃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武进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雪堰、洛阳、礼嘉、前黄为核心的特色经济林果板块,区内现有果品面积近7万亩,年产果品超6万吨,年产值超6亿元,其中水蜜桃3.9万亩。经过近百年的传承、发展优化,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栽培管理技术,引育栽培京红、日川、朝阳、白凤、湖景蜜露、霞晖等多个水蜜桃优良品种。

据武进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区供销合作联合社主任符伟介绍,武进区始终以“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推动一方经济”为总体思路,倾力打造阳湖果品,通过科技赋能、实施“阳湖水蜜桃“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打破阳湖水蜜桃产业发展瓶颈,增强综合生产力,提升产品质量和特色品质,推动身份标识和全程数字化,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05d393ff-0a29-41e3-af48-e75130dfa134.jpg 

科技助农,推动地标产品绿色化、生态化发展

为实现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绿色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319日,武进区果品协会工作人员来到雪堰镇雅浦村桃果科技示范园,开展“现场教学,助力农业绿色发展”行动。

此次活动主要为雪堰、洛阳片区水蜜桃种植大户集中发放集采的绿色防控产品并现场教学使用方法。陆丽媛在雅浦村承包了20余亩地种植水蜜桃,对种植技术颇有研究,每亩收益2万元左右。雅浦果品专业合作社于2021年被评为武进区阳湖水蜜桃示范基地。领到防控产品的她开心地说:“眼下桃花盛放,正是病虫防治的关键期,这次现场教学和农资发放太及时了。”

根据武进区气候特性、桃树品种特性及种植特点,结合生产上常见的病虫害发生情况,经摸底调研、桃农代表座谈交流、专家咨询等方式形成统一意见,武进区果品协会此次集中采购配供的农资为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素。经果品协会会员单位自愿申请、统一汇总,参与单位近30家,防控面积3000余亩。

“梨小食心虫是桃树和梨树的头号害虫,梨小性迷向素是通过迷向丝在果园释放高浓度的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扰乱雌雄虫交配,使其交配推迟或不能交配,从而大幅减少有效虫卵,以此达到防治目的。”江苏宁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物部主管金燕强介绍说,迷向丝属于生物防治用品,具有高效、无毒、对益虫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比起传统的打药防虫,这种绿色防控技术只需适期将迷向丝绑在果树上即可,操作简便、节本增效,有助于果品品质和产品双提升。

“区果品协会开展绿色农资集采发放、现场教学,一方面是落实地标保护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另一方面引导带动更多农户树立绿色生态理念、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保障地标农产品安全及品质。”武进区农业农村局经发科科长吴立飞说。

多方聚力,为水蜜桃产业高端化提供技术保障

记者了解到,“阳湖”水蜜桃现有核心种植区主要集中在雪堰镇、洛阳镇等林果镇。近年来,武进区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等技术团队开展深入合作,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郑州果树研究所武进工作站、中国农业科学郑州果树研究所科技转换示范基地、江苏现代农业(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武进工作站,为水蜜桃实现产业高端化提供技术保障。2011年,雪堰镇水蜜桃基地被评为“国家桃标准园”;2018年,武进区获评江苏现代农业(桃)产业技术体系示范推广基地;2021年,“阳湖”水蜜桃产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累计在省级以上桃果评比中荣获3个特等奖、35个金奖、43个银奖。目前,“阳湖”水蜜桃已完成绿色食品认证超20个,认证面积超7500亩。

武进区编制完成《阳湖果品品牌战略规划》,系统构建“阳湖”水蜜桃区域公用品牌战略体系,为“阳湖”水蜜桃品牌化发展提供有效的发展纲领和行动指南。统筹多方资金用于品牌建设,累计投入经费近1000万元,整体落实品牌建设的各项任务。

武进区农业农村局供销合作联合社副主任王烨说,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可以有效解决水蜜桃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标准化水平还不高、品牌市场知名度还不响、特色品质指标还不清等薄弱环节,有利于解决“阳湖”水蜜桃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弱项和短板,对做强“阳湖”水蜜桃特色产业具有深远意义。

建立体系,提升“阳湖”水蜜桃产业整体水平

202212月,武进区农业农村局向市农业农村局报送了“阳湖水蜜桃”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我们将以‘阳湖’水蜜桃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为引擎,全力推行‘阳湖’水蜜桃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身份标识化、全程数字化,提高‘阳湖’水蜜桃产品知名度。”王烨说,通过项目实施,将进一步发挥特色产业、地标产品、区域品牌优势,提升“阳湖”水蜜桃产业整体水平,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推动武进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为有效提升“阳湖”水蜜桃品种供种能力,2022年底,武进区与省农科院合作建设“阳湖”水蜜桃种质资源圃,选用优质砧木与接穗进行提纯复壮,保护核心种质资源的同时兼顾品种培优,优化早、中、晚熟的品种搭配。“与矮而密的传统水蜜桃栽培模式相比,采用‘2.5米×5米’的树间距,虽然每亩地的桃树数量从200棵减少到80棵,但产量不减反增。”国家桃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省桃体系集成创新中心专家马瑞娟表示,种质资源是生产和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是开展种业创新振兴的“芯片”。武进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壤自然肥力高,既是水蜜桃生长的适宜区域,也是育种的“风水宝地”。

为助力“阳湖”水蜜桃走出武进、走出江苏,武进区农业农村局还与顺丰、邮政等各大物流公司开展紧密合作,搭建让水蜜桃外销更加快捷通畅的空中物流通道。去年水蜜桃销售旺季,每天都有1趟顺丰专机为水蜜桃“次日达”保驾护航。今年,武进还将完善“千店计划”实施方案,建设“线上线下同步,配供零售结合”的“阳湖”水蜜桃多元化、立体化的现代营销体系。

“下一步,武进区将逐步建立3个‘阳湖’水蜜桃优质品种培育基地,重点培育湖景蜜露这一地标保护品种,切实提高‘阳湖’水蜜桃品种供种能力。同时,将依托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武进工作站,联合示范基地,助力‘阳湖’水蜜桃提档升级。”王烨说。 (龚励 王锐)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