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品质”与“品牌”两手抓,洪雅打造“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本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3-03-23

春分时节,在云山雾绕的茶山上,一群采茶姑娘,身着青绿衣衫,双手翻飞间将一片片嫩绿茶叶采摘下来,放入腰间茶篓……321日上午,在眉山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的高山茶园,“瓦屋春雪”高山茶开采仪式暨洪雅县第三届采茶节开幕,在接下里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这里将展开大规模茶叶采摘。

 

NEWS_98DE760D7B0060DA483A62CDA4F8BA76.JPG 

瓦屋山地处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其林木葱郁,水汽氤氲,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成为高山绿茶的优良产地。如今,洪雅茶园总面积超30万亩,年干茶产量3.6万吨,居全省第二位,是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茶业科技助农示范县、有“中国最佳生态茶园”的美誉,“洪雅绿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洪雅连续四年获“中国茶业百强县”荣誉称号。

品质过硬 夯实“茶”产业发展底气

生态环境是种出好茶的前提。洪雅森林覆盖率达72.49%,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国家I级标准,青衣江水质常年达Ⅱ类水质标准,洪雅气候温润,空气清新,海拔600米以上地域,其土壤有机质含量达96.7g/kg,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等,好山好水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是适合茶叶生长的绝佳之地,分布在瓦屋山、玉屏山、总岗山、八面山的四大茶区,绿色有机认证茶园达2.03万亩。

好茶叶要配上好工艺。“在瓦屋春雪制作过程中,糅合八大传统工艺。”洪雅瓦屋春雪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凯文介绍,通过摊青、杀青、揉捻、干燥、提豪、足火,传统与现代制茶工艺的有机结合,保证了洪雅茶叶色、香、味、形更加完美协调,品质更加稳定,独特的制茶章法,造就了瓦屋春雪独特茶香。

此外,洪雅从政策上强化了茶叶生产与加工的质量安全引导。在科学防控上,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全面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两大行动。

“我们对各个茶叶基地逐一排查后,只挑选空气、土壤、水环境均适合的高山生态茶叶基地进行有机茶基地培育。”洪雅县茶叶产业服务中心农技推广研究员罗学平介绍,通过服务中心指导、各镇监管、企业自检,保证申报有机认证的茶叶基地经得起检验。

据介绍,洪雅分别与兰州交通大学天然药物开发研究所、省农科院植保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中药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几丁聚糖替代叶面肥、以虫治虫等试验示范,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基地2万亩,辐射茶园面积10万亩。同时在茶园管理上,依托专业公司开展社会化服务,使管理更专业、更科学、更有效,全方面保障茶产品的质量安全。

品牌赋能 拓宽“茶”产业发展边际

洪雅茶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其茶叶在唐宋时期兴盛,在明清时期冠绝蜀中。“洪雅的山水造就了洪雅茶叶良好的品质,也一直备受客商们的喜爱。”杨凯文坦言,虽然品质过硬,但一直没有自己的品牌,受品牌影响洪雅茶叶发展长期受限,茶产业存在有企业但无龙头引领,有加工技术但无知名品牌,有品质但无高附加值的问题。

为解决无知名品牌这一问题,洪雅围绕“洪雅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程,创建了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从而打响洪雅茶叶品牌。洪雅聘请中国工程院团队综合研判地方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茶叶特色,为洪雅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取名“瓦屋春雪”,并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等方面统筹发展,强加工、创品牌、促融合,全方位丰富“瓦屋春雪”这一商标的内涵。

据了解,为规范洪雅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标识使用管理,建立可追溯的茶园管理制度,保障洪雅茶叶质量安全,促进洪雅茶产业健康发展,洪雅推行茶园登记管理,对符合要求的茶园经营者颁发“茶园证”,“实行‘茶园证’颁证制度,有利于体现土地经营权价值、农作物及其他附着物等价值,也有利于探索新的融资模式、解决茶业从业者资金问题。”县茶叶产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剑表示。

如今,茶业成洪雅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洪雅茶园总面积超30万亩,茶园面积位居全省第二。年产干茶3.6万吨,产值42亿元,年综合产值60亿元,是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业百强县,有“中国最佳生态茶园”之美誉,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事业中,茶叶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增收渠道之一,带动贫困家庭走上致富道路。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