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武功猕猴桃产业功不可没
武功是全国猕猴桃适生区北沿的最大产区,武功县聚焦加快建设“三强四美”现代化新武功“农业强”战略目标,坚持把发展优质猕猴桃作为兴农富民、助力振兴的特色产业,强化“下功夫、成好果”理念,精心编制全省首部猕猴桃地方技术规范,高标准建成省级猕猴桃试验示范站,打造“万元果”示范基地6个,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11.6万亩,被作为全省猕猴桃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精心打造的武功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估值超10亿元,跻身“中国最受欢迎的区域公用品牌10强榜单”第三名。
武功县是近十年来全省发展猕猴桃速度最快、面积增加最多、品牌打造最得力的产业基地县。武功猕猴桃气象环境有利、土壤条件比较优越、果实营养含量高、种植大户多,建园标准高,技术容易统一、品牌打造有力,电商销售势头强劲。
陕西省武功是农耕始祖后稷故里,猕猴桃作为主产区之一,也是个典型农业大县。“三农”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基,以乡村振兴为载体,以武功古城为突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面加快“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绘就出了一幅百姓富、生态美、乡风淳的“两富两美”小康武功新画卷。
武功猕猴桃作为陕西猕猴桃主产区之一这些一直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前进着,虽然武功猕猴桃的种植面积比不了周至和眉县。但是武功猕猴桃通过自身的地理优势正在一步步的向高品质的发展道路前进着。武功县4000多年农耕历史,农业始祖后稷于此教民稼穑,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关中平原腹地,这里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武功县全年光照时数为两千一百小时,为我国猕猴桃产区的最高值及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出陕西省平均值的12%。
这样的一块宝地,强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产业兴旺,对于解决农民就业和收入两大问题具有最直接的意义。武功猕猴桃做强产业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使武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猕猴桃基地,武功南仁健康果业专业合作社,兵垦果园基地通过科学创新的种植管理技术,绿色无污染的原材料,改善者武功猕猴桃的品质及口感,让猕猴桃的口感一跃超越了新西兰的奇异果,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武功猕猴桃正迈向高端品质市场,这就是武功人,坚持不懈猕猴桃种植的初心,实现自己的价值探索出了一套猕猴桃种植的二五一标准。二五一标准中的二是指两个机制,即禁止使用膨大剂,禁止在储藏室使用保鲜剂。要使用最先进的气调库来延长猕猴桃储存期。五是指五个增加长白山草炭灰,提高有机质;增加朱鹮保护区优质菜籽油渣绿色健康;增加青藏高原牛羊粪,天然无污染;增加蚯蚓粪土,提高土壤有机酶;增加喷洒原磨生物发酵豆浆,提高植物叶面光合作用的转化。从而提高猕猴桃的香甜度。
武功猕猴桃做强武功农产品,支持农产品产业链的建设,推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基础农业和产业农业相辅相成,并做强休闲农业,加快推动乡村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精品示范项目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成为武功人民旅游休闲的新选择。
此外,武功县还积极拓发展电商渠道,经过多年发展,共引进电商企业231家,发展个体网店1200余家、微商2800余人,建立村级服务站300余家,设立快递公司40余家;日发货量超过8万单,日交易额达到600多万元。年度销售额也是逐年大幅攀升,2014年为3.6亿元至2020年达到了41亿元,实现了跨越式、“井喷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电子商务第一县,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促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活力。聚焦土地制度、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等重大问题,加快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不断激活主体、激活市场。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开展旅游项目试点村,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股联营为路径,构筑农民、农业、农村与企业共同开发的发展模式,其“保障农民权益、盘活集体资产、促进企业发展”的基本做法,拓宽增收渠道,让全体村民成为利益共同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