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与改革同行“青海品牌”深入人心
回望过去一年,改革是青海林草事业发展最核心的主题。一年来,理顺体制,创新机制,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激活发展新动能;完善制度,强化支撑,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夯实,青海林草事业踏着改革的节拍创建出了属于青海特色的牢固品牌。
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我省主动进位、靠前谋划,通过不断加强上下协调,林草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深化林长制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成效显著。先后印发《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2022年改革任务台账》和《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2022年改革任务督查工作方案》,从工作目标、进度安排、工作考核等具体内容到流程、标准、要求等进行了明确和规范。继续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相关工作,切实维护了林改农牧户和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在打造“高地”、建设“四地”重任中,我省找准林草产业发展定位,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目标,始终把枸杞、沙棘作为林草特色产业、主导产业予以推进。修改完善了《青海省“十四五”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青海省沙棘资源保护利用三年试点方案(2022-2024年)》,进一步明确了林草产业发展方向,为推动林草特色生态产业提质量、上水平,实现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发展,将青海林草产业打造成为我省绿色发展的生态产业“名片”提供了坚实保证。
省林草局通过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开展“青海枸杞”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注册工作,做好“青海枸杞”品牌发布、千亩千年野生枸杞林保护等林草品牌建设工作。我省已与北京同仁堂公司签订青海道地药材(枸杞)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青海有机枸杞药食同源优质产品认证,持续放大“青字号”品牌效应,逐步将青海林草产品的资源优势、品质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目前全省已完成2021年度20家企业有机枸杞基地认定工作,认定总面积73373万亩,其中红枸杞67653亩、黑枸杞5720亩。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