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豆”:山区乡村振兴的“薯”光“硒”旺
继入选国家首批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成为中国农业品牌创新大会唯一分享品牌后,“恩施土豆”携“小猪拱拱”又入选全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这标志着“恩施土豆”品牌已跻身“国家队”。
“恩施土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贡献了马铃薯力量,让不起眼的小土豆、变成了现代金豆豆;让传统小产品,变成了大产业。”湖北省恩施州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杨长勇介绍,恩施去年马铃薯播种面积160多万亩,总产量150余万吨,综合产值85亿元,栽培面积占湖北“半壁江山”,居全省第一位。
“恩施土豆”是恩施州域公用品牌,拥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 2019年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20年6月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今,恩施土豆与“恩施硒茶”,已成为恩施最具地标性的两张名片、山区现代农业的一对“金翅膀”。
近年来,恩施立足“恩施土豆”品牌打造和“薯玉豆”模式创新双向发力,结合山区实际创新研究推广“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优化马铃薯、玉米与大豆间套作的行比和株距,光能和土地利用率显著提高,抗倒性和抗病性明显增强,变传统一年“两收”为“三收”,实现粮油双丰增效。
“薯玉豆”复合种植基地
2022年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布种植业技术推广典型案例名单,恩施州“推动技术和品牌创新服务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在列,湖北唯一上榜,全国也仅19例。
凭借绿色生态、天然含硒,口感“软、糯、香、绵”,恩施土豆深受青睐,现已走进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通过“良品铺子”销往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连续七年成为全国销售火爆的“网红土豆”。
如何进一步破解恩施土豆产业成长的“烦恼”?“在良种繁育上聚焦、在模式上创新和在品牌上发力,打出一整套‘组合拳’。”近日,在恩施州马铃薯产业协会年会上,杨长勇透露:一是支持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发挥专业科研机构优势,创建国家级马铃薯引种试验示范中心;完善马铃薯“原原种-原种-良种”三级种薯繁育体系,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到2025年脱毒种薯应用率超过60%。
二是围绕马铃薯“周年供应”,挖掘低山地区早熟、秋马铃薯生产潜力,扩大示范基地规模,辐射带动二高山以上地区“恩施土豆”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核心生产基地建设,力争商品薯生产基地过100万亩;推广“薯-玉米-X”复合高效种植模式,今年推广面积将超过40万亩。
三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引领、协会监管、社会参与”原则,打造“恩施土豆”州域公用品牌,逐步提升品牌知名度与产业影响力。(通讯员 杨彦 未兴文 骆俊婷 )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