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打开品牌营销的钥匙
外观是商品与消费者最直接的沟通方式,色彩是打开消费者心灵深处的钥匙,能引起消费者内心的共鸣。以“色”悦人营销法则的运用,能产生一种无形而有效的沟通作用,会自然引起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色彩营销理论提到,在短短的0.67秒里,消费者就会产生对产品样貌的第一印象。其中,色彩的作用占到67%,人们对色彩有较高的敏感度。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色彩已逐渐被转化成一种“社交货币”,色彩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热点”。越来越多的品牌通过一个特定颜色,将其线上与线下、流量与品牌、认知与行为统一起来占据用户心智,色彩也早已深深融入了品牌的DNA中,成为品牌营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突出个性创造辨识度
现如今品牌商品同质化日渐严重,商家必须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和记忆度,走个性化营销之路。色彩作为视觉标识元素,对商家塑造象征力、及对潜在消费者感官、心理,具有强大的影响作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最直观的媒介就是色彩,品牌可以利用色彩来吸引消费者。
让人看颜色就能一眼辨别出该颜色是某个品牌的品牌色,品牌色可以是单一或多种,比如说可口可乐品牌色“红色”,麦当劳品牌色“黄色”,星巴克品牌色“绿色”,百事可乐蓝白红相间等,通过颜色就能给消费者留下鲜明印象及产品样貌特征。
激发正面联想
品牌广告的色彩运用,不能毫无章法,凭自己的兴趣来。高品质的色彩营销,有利于品牌建立正面的品牌形象及好感度。现在消费者对色彩营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对品牌视觉广告的色彩很敏感,很容易被好的色彩传达所吸引和打动。好的色彩搭配,会让消费者对色彩激发正面联想并转移到品牌形象上来。
在品牌形象打造的过程中,色彩的打造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色彩的感官搭配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品牌形象好坏的评判打分。品牌的色彩营销要利用好色彩元素,产生吸引力,需要精心设计色彩形式,让色彩呈现带给消费者积极的视觉体验,从而建立品牌的正面联想。
比如美团将此前的绿色更换为黄色,相较于此前略显清新但辨识度方面并不理想的青绿色,黄色作为一种颜色鲜明,代表着热情、温暖和积极向上的颜色,一直都是服务行业的最佳颜色选择之一,这也非常契合美团“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
增强品牌感染力
色彩营销可以给品牌带来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好的色彩设计可以第一时间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现在消费者面临的广告越来越多,普通的广告对消费者的感染力越来越弱。有广告专家研究,一位消费者扫描广告或者货架商品时间仅有0.03秒。所以品牌的色彩营销,要有足够的色彩冲击力刺激消费者的视觉神经,并且还能让消费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和识别品牌。
利用色彩营销抢占消费者的心智。消费者如果对品牌色彩产生了喜爱或者好奇,就会激发他们购买的热情和欲望,从而购买。
比如蜜雪冰城的“变色”营销,“黑化”之后的色彩不仅成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吸引了人们自发参与到本次营销活动中来,为品牌上新贡献足够多的话题度的同时,也让本次营销得以成功破圈,促进了新品的实际销量转化。
触动感知连接
研究表明,色彩会引起消费者的生理反应,无论是正的还是负的光刺激。色彩也会明显影响消费者大脑的情绪感知波动。广告的色彩感知是建立在每一种颜色需要的潜意识联想。色彩可以吸引或者带来排斥感。相应的色彩会给消费者带来愉悦和舒适,恐惧或者不安。色彩跟消费者的感知息息相关,感知又会影响消费者的情绪。
色彩对潜在消费者的运用可以生成与特定颜色的感知关联,反之亦然。当消费者感知某一个色彩时,可能会体验到与某个情绪的连接。说明色彩对消费者的情绪发挥了作用。品牌借助不同色彩组合,可以带给消费者不同的情绪感知。
拥有视觉识别符号的品牌,可以通过产品色彩传递给消费者某种个性与语言。比如可口可乐汽水饮料,瓶身的红+字体“黑与白”的交替使用融合在一起,传递一种激情、活力之感,色彩贯穿了产品属性及品牌理念;麦当劳的“黄”是一种对食物的刺激欲,让人看一眼瞬间激发人们对食物的占有欲,促进消费实现购买力。
不同的颜色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直观感知印象,色彩营销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同的色彩,会对消费者产生消极或者积极的影响。好的色彩运用,可以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亲切好感和信任。(高娜 )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