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日照绿茶入选国家级培育目录、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日照蓝莓入围省农产品知名品牌……创新组建‘社企联盟’,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村增长22.5%。”
看着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成就、一组组温暖有力的数据,日照市政协委员史成慧说:“乡村振兴,关乎百姓的幸福生活,‘两会’对乡村振兴的部署让人备受鼓舞,也为我们开展工作增添了强大动力。”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史成慧介绍,今年以来,日照市聚焦茶叶、蓝莓、桑蚕、畜牧等8大主导产业,突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积极培育载体平台,强化品牌创建,推动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日照绿茶上榜第一批“好品山东”区域类产品品牌,许孟镇争创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果庄镇争创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日照蓝莓”争创为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共争创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40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7个。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行动。史成慧表示,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依托全市农业特色产业资源,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争取明年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家,市级专业合作社50家。开展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服务行动,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以品牌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贯彻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符合日照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我的信心更足了。”市政协委员郑宏伟兴奋不已。
这些年,累计完成投资1500万元,绿科园已形成集葡萄及果树采摘体验、旅游观光、果酒厂、农家乐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成为引领群众致富的“摇钱树”。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解决500余名农民就业,辐射带动周边1000余户农民致富。
年终岁尾,又到了筹谋新年新打算的时候。在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后,市人大代表孙伟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按照“村居+产业”规划新模式,借力旧村改造,在搞好安置区建设的同时,在保留区搞民宿旅游,将奎星园融入奎山山地公园,并在南部、北部、西部预留出开发片区,逐步开发。
假以时日,在车家村,将“长出”一个有山、有水、有田、有乡愁的3A级文化旅游风景区,最终实现旅游富民、旅游强村。(全媒体记者 郭晓艳)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