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数字赋能 青春集聚 “丽水山耕”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2-12-30

“家乡的特产,很好吃,油焖笋吃出小时候的味道!”“这个味道太正了!”“庆元香菇很正宗,香味很浓!”在“丽水山耕”电商旗舰店里,顾客好评如潮。开袋即食的油焖笋,口口酥脆的鸡蛋酥,还有自然晾晒的椴木香菇,不仅是一解乡愁的舌尖美味,更是丽水人增收致富的“财富密码”。

近年来,“丽水山耕”以优势特色农产品为基础,以平台服务集聚效益为推力,打造农业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模式。

 

1672282650453_63ad021a159bb80b99542b65.png 

“‘丽水山耕’紧跟电商、直播潮流,通过渠道建设、产品开发、供应链运营,不断拓宽市场,深化提升产品,在降低供应链成本的同时提升服务能力。”丽水农投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设“四仓四配两中心”标准搭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网上农博”平台等,“丽水山耕”形成了多端并进的销售网。

线上,“丽水山耕”通过核心主体有关产品标准化水平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创客培育及直播带货等服务支撑,形成线上电商的“组合拳”,有效推进政采云“丽水山耕”扶贫馆、“丽水山耕”天猫旗舰店的运营,实现年销售500万元,带动销售额2000万元,推动了农产品电商的良性发展。线下,“丽水山耕”以长三角地区为目标市场,整合政策资源,对接盒马生鲜、联华、绿城集团及上海第一百货等大型供应链公司,举办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打响品牌知名度。截至目前,在上海、杭州、宁波等省内外城市开设“丽水山耕”商品旗舰店、线下营销网点,带动近千家农业主体。

让好生态孕育的好产品打入市场、卖出好价钱,就是蕴藏在“丽水山耕”发展史中的底层逻辑。“丽水山耕”依托核心体及平台建设,通过重点发展线上“抖音+短视频+直播”等网红电商模式及线下传统门店销售模式,全渠道营销矩阵被打通,农产品销售网络被搭建。依托“丽水山耕”数字化项目深化农产品加工“数字代人”,如丽水市某食品公司成功引入数控杀青和冷却线等数字化生产线后,年产值增加3000多万元,直接带动周边200多户菇农增收。

数字化赋能下,不仅让丽水的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道路越走越宽,还让“丽水山耕”助力乡村振兴正式进入了新阶段、开启了新模式、探索了新方向。2022年月68日,丽水市首家乳制品生产企业——丽水山耕·新农乳业正式开业。

“丽水山耕·新农乳业”是由新疆阿拉尔新农开发集团、丽水农投两家国企联合社会投资人共同出资创建的一家研产销的综合性现代乳品企业,两地通过共建乳制品生产企业,探索出了一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动发展的产业合作新路径。

地处南疆之心、塔河之源的阿拉尔市与地处浙西南山区、江南秘境的丽水市,两地相距5200公里,秀山丽水为何能迎来天山南麓的优质企业?

据生态环境部通报2021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丽水水质排名全省第一,全国第十。而阿拉尔新农乳业是由新农开发股份公司投资控股的一家以饲草种植、良种乳牛养殖、乳制品生产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现代化畜牧企业,来自天山牧场的优质奶源是新农奶制品口感与口碑的有力保障。

当高山遇好水,正如俞伯牙得遇钟子期,一切恰如其分。“除此之外,丽水山耕的品牌优势和销售网络也是我们选择落地丽水的重要原因。”丽水山耕·新农乳业公司主要负责人说道。

立足新疆优质奶源和丽水优渥水质,依托新农乳业从牧草种植、奶牛养殖到奶制品加工生产的全产业链,借助丽水山耕密布华东的销售网络,一方面解决新农乳业产品运输的短板,一方面填补丽水山耕乳制品板块的空缺,两者强强联合,相互赋能,合力打造华东区域的奶制品产业“航母”。

据丽水山耕梦工场主要负责人介绍:“项目正式投产后,产能将达到每日10吨,折合8万杯酸奶,不仅可以提升丽水市民酸奶消费的品质,也能进一步辐射华东地区的广阔市场。”

丽水与新疆的“牵手”并不是偶然,凭借“丽水山耕”这一区域公用品牌,丽水走出了山区,知名度大大提升。

111日,在“丽水味道·梨”创意大赛上,来自丽水九县(市、区)的大厨们纷纷晒出招牌、亮出家底,以“梨”为引题,充分利用各自地区的肚子食材,结果九县(市、区)不同地域独特的美食文化,让云和雪梨以多种形态、多种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

从提升统一的营销包装,到政府的资源推广,云和雪梨逐渐进入北上广深等诸多大城市,知名度不断提升。2021年,云和雪梨产值突破亿元。

不仅如此,云和通过贯通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赋码防伪溯源,整合零散的雪梨产品,依托“丽水山耕”,通过“浙食链”对雪梨进行认证和备案,建立标准的防伪溯源管理体系,实现从生产到加工全流程统一管理。同时,建立“雪梨”档案,将二维码赋着在雪梨产品包装上增设数码防伪功能,扫一扫即可通过网页、微信、支付宝的方式展示产地信息、生产加工者信息等内容,满足不同场景、不同群体、不同习惯的消费者进行防伪溯源查询,更好地服务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将产业转型升级“组合拳”打得更好,提升农村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云和雪梨“火”起来并不是个例。在丽水,“丽水山耕”不仅是多年上榜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的品牌,也是丽水城市的“金名片”,更是百姓的“摇钱树”。

2021年,丽水市农投公司一方面积极拓展市场,专门在上海成立“丽水山耕”市场推广中?,主要服务于上海及周边地区线下渠道和运营“丽水山耕”电商中?;另一方面,努力建设基地,在丽水各县市区签约“丽水山耕”订单合作基地,通过基地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推动农产品真正实现“检测准入、基地直供、全程溯源”,让好产品看得到、品得出、卖得好。

如今,“丽水山耕”市场推广中心与正大集团达成的战略合作,以“丽水山耕”小香薯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采购,开启了双方成功合作的第一步,借助订单农业,越来越多的丽水本地农产品向外“输出”,对“丽水山耕”以“订单农业”机制拓展大市场、大渠道商等具有重要意义。

“订单农业”机制的指导下,蔡源乡面向全乡有意向种植的农户,免费提供适量种苗和种植技术教学、日常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培训。将小香薯产业发展能日益壮大,实现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有效带动蔡源乡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除了产品的迭代升级、产品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宽,“丽水山耕”还举办了品牌建设与农旅转化工作培训班,通过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农业主体的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农业农村局干部的业务素质,推进农旅深度融合,更好打响“丽水山耕”品牌,从而打造出农业绿色发展中国方案的鲜活样板。

作为参加培训班的人员之一,80后“新农人”俞欢夏从繁华都市逆潮回归乡村,又将乡村农产品的触角伸向城市。2014年,俞欢夏随着遂昌散养土猪的风潮回乡跟亲戚一起创业。通过自身积累的资源与渠道,俞欢夏为土猪头找到了一条特有的“销售路”,将土猪身上最精华的部位出售给各大酒店,其他部位委托遂昌本地食品加工厂加工。

酒香不怕巷子深,无论是原生的优质土猪肉还是加工后的猪肉肠,都深受各大酒店以及客户的喜爱,俞欢夏因此自己办了个小作坊,利用遂昌传统工艺将边角料腌制起来做成香肠。随着小作坊越做越大,这无心插柳的“副产品”,渐渐成了俞欢夏的“主业”,2016年俞欢夏成立遂昌丰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注册品牌“遂味元”,正式设立标准化产房,并引进一系列设备,开始批量化、规模化生产。

专业化运作离不开品牌的打造,俞欢夏积极加入声名鹊起的丽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成为协会会员,借力“丽水山耕”的品牌背书和渠道优势,拓展传播路径,提升产品及品牌的市场认可度,并借助“丽水山耕”营销渠道将产品推向更广阔的的市场。

如今,俞欢夏不断尝试研发出各种风味猪肉肠,其中乌香肠荣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成为美味品质两全的猪肉制品之一。他还将目光投向了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预制菜上,“都市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工作繁忙之余,很难把大把时间放在厨房,但是外卖速食又缺乏营养还不卫生,所以健康又方便的预制菜是大势所趋。”俞欢夏说道。

从城市回归乡村,再从乡村输出城市,俞欢夏的创业路看似与时代逆行,实则每一步都踩在时代发展的节点上,实现了乡村与城市的乡村奔赴,带动一大批亲朋好友走向共富。

像俞欢夏这样的“新农人”在丽水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片又一片长满“金子”的绿土地,借青春之手,为“丽水山耕”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希望。“今后,我必定进一步完备自己的专业知识,做一个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来自莲都农业农村局的“新农人”叶玲伶说道。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在丽水,已露尖尖角的荷叶田里承载着处州白莲丰收的期许;天猫直播间里,一簇簇新鲜的庆元灰树花等待着香溢舌尖的瞬间;乡间田野里,一位位年轻的农业从业人员正播撒希望的种子。丽水市以特色生态产业铺就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致富路,借“丽水山耕”的品牌力量,以数字化赋能,正在给丽水市越来越多“山”字系产品、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