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杭州余杭:“径山茶”何以成为“金山茶”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2-12-27

日前,联合国颁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国文化名茶的代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茶宴”名列其中。

东方茶道,源于余杭。世界抹茶,也源于余杭。历经千年传承的径山茶,如今茶园面积已达7万多亩、茶农2万多户。为了把径山茶打造成余杭文化的“金名片”、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实现共富的“金叶子”, 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告诉记者,余杭正在全面推进径山茶的品牌化、数字化、规模化、品质化、融合化建设,真正让茶产业成为余杭的绿色富民产业。

茶产业:打出振兴“组合拳”

在余杭,有一个特殊的政府部门:“径山茶办”。刘颖说,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茶办”,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振径山茶产业,全面统筹径山茶发展工作。

据悉,“茶办”隶属径山茶发展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出任“双组长”,区财政每年安排径山茶发展的专项资金约1亿元。

杭州市原副市长、杭州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评价说,“这是一套组合拳,规格之高前所未有,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茶办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从全产业链审视径山茶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未来方向。 20228月,余杭区出台了《径山茶“五化十条”行动计划(2022年—2026年)》,从品牌升维、市场拓展、品质升级、科技人才、产业融合、文化挖掘等10个方面对今年5年径山茶产业的提升作出安排部署。

“有事找‘茶办’,要政策就对照‘茶十条’。”径山镇绿神茶苑董事长周方林说,“我有什么困难,打个电话,发个微信语音,茶办的工作人员总会在第一时间有回应。”让周方林没想到的是,余杭区区长王牮亲自登门服务,支持他将茶厂提升改造为“径山茶文化体验空间”。

跟周方林一样,杭州银泉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楼情灿计划投资6000万元建造1万多平方米的“径山茶精深加工智能化现代车间”。如今,厂房主体已经建到4层。

中泰街道是径山茶重要产区,为了保证茶叶品质,街道对15683亩茶园实行免费病虫害防治。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小平说,通过区街两级协同发力,做好惠茶农实事工程,就能真正将“径山茶”打造成富民产业。

除了鼓励大手笔的投资,全方位的服务,余杭“茶办”更注重种茶、做茶、卖茶、讲茶的人才队伍建设。

余杭车坑茶厂负责人童兆民有一手“手工理条”的绝活,他炒制的茶曾获农业部举办的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并在杭州市名优茶评比中“连中三元”。2022年,童兆民以“茶匠人”的身份,被评为“余杭工匠”。

径山茶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叶维军说,未来5年,余杭将培育一批像童兆民这样的茶匠人,计划培养种茶大师、炒茶大师、销售大师各不少于100名,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不少于100名。

茶科技: “径山茶”变成“金山茶”

“真色、真香、真味” 是径山茶的品牌追求。

数据显示,2022年,径山茶品牌价值超过27亿元,径山茶总产值达50亿元,带动了3.7万人增收致富。

一杯好茶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从种茶,采茶到制茶各个环节的精细管理和品质把控,我们通过不断提升茶园茶企的硬件水平和管理能力,依托全链条把控提高径山茶的品质,推动高端精品茶类产品生产。”余杭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吴建中说。

在推动茶叶提档升级中,一方面是对茶园进行生态化、标准化、品质化改造,扩种和改植换种茶树10000多亩,“径山1号”“径山2号”等新品种的培育成功,让径山茶品质和头采茶的产量都有了提升。另一方面,大力推进茶叶加工环节的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目前已新建、改造标准化茶厂10余家,改造引进茶叶初、精、深加工生产线90余条,实现了全自动不落地生产。

“前些年炒茶卖茶赚来的钱全部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中了。”浙江远圣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圣华最自豪的是公司拥有研发实验室,经过技术攻坚,实验已经实现了从茶叶中提取具有极强抗氧化活性的天然油脂抗氧化剂的技术,国内多家知名的大型食用油制造企业闻讯纷纷前来考察并提出合作意向。

杭州径山茶发展有限公司还与国内顶级涉茶研学机构深入接触,加紧推动成立径山茶研究院。“做强茶科技,径山茶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公司董事长施鸿鑫说。

在科技的加持之下,千年径山茶发生了悄然转变。

茶叶的颜色从单纯的“绿色”变为“彩色”。每到深秋,凌宵峰茶厂的“桂花红茶”总是供不应求,而浙茶集团九宇有机食品公司开发的抹茶拿铁、抹茶雪花酥、抹茶软曲等,都成了“爆款”。杭州茗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茶叶与花草植物进行拼配,在保留无添加、安全、绿色、营养的基础上,天然又好看的花草茶应运而生,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茶企变庄园,茶园成公园。径山镇将生态茶园、千亩花海、红色文化、人文景区等重要核心景观串联一起,让“产业发展”与“旅游”抱团,打响绿色发展的品牌。径山镇党委书记沈萍告诉记者,一杯径山茶,浓缩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成果,品出的是百姓富生态美的“好味道”。2022年,径山茶通过“茶文旅”融合,已实现农产品销售总额13亿余元,预计三产产值近35亿元,其中农文旅营收近7亿元。仅径山镇,全年旅游总数人达510万人次,旅游收入3.2亿元。

茶文化:“门当户对”结姻缘

文化是径山茶最大的品牌,也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余杭区政协主席、余杭区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沈昱说,要讲好径山茶文化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径山茶、认识径山茶、喜欢径山茶。

据记者了解,最近半年来,从组织参加各类茶博会,走出去举办径山茶品茗活动、茶文化论坛、电商推广,再到推广“先放水再投茶”的“径山茶”饮用方式,余杭区茶文化研究会使出“十八般武艺”,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径山茶品牌宣传推介。

去年,在热播古装剧《梦华录》里,一段关于“径山茶的妙处,入口无涩,清香悠远。”的台词,带来了一波“径山茶”热。在“国潮茶生活”主题论坛上,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说,好茶的标准有“安全、好看、好喝、健康、文化”五条,径山茶全部具备。在20229月在杭州召开的第八届中华茶奥会上,西湖龙井与径山茶同时成为特别支持茶品牌,业界称赞这是杭州茶都“日月同辉”的喜人景象。

杭州湖畔居茶楼是中国茶馆行业领头企业,也是杭州重要的文化地标,在“湖畔居”即将推出的2023年新版茶单上,“径山茶”赫然醒目。湖畔居茶楼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立说,径山茶入驻湖畔居,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姻缘。

径山茶的加工工艺特别,有了“千年等一回”的时间沉淀,并经历了“千转百回”精心制作,才有了“真色、真味、真香”的品质。沈昱认为,径山茶的气质与浙商文化的“四千精神”相契合,“如果径山茶伴随浙商走天下,让浙商走到哪里都能喝上一杯温润入心的好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刚刚闭幕的第六届世界浙商大会上,一杯杯径山茶递到与会的浙商面前。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浙商总会副会长汪力成当场表示,愿意为径山茶走向更宽广的舞台尽心尽力。

值得注意的是,走过千年的径山茶韵正在飘香全世界。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胡坚说,从唐宋起,径山茶事就有世界影响。在新时代,径山茶也有了国际表达。

20221215日晚,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幅电子屏上,径山茶精彩亮相。近日,十位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被聘担任径山茶文化全球宣传大使。法国人路明是径山茶的“铁杆粉丝”,目前,他正在余杭区茶文化研究会的支持下筹办一档“老路说径山茶”的短视频节目。他说,要让更多像他这样的“老外”,爱上径山茶,爱上中国茶文化。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