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环县电商为啥这么火?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2-12-27

1226日,随着环县的甘肃古耕农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陇上刘叔叔”品牌网络销售额破亿元,环县的电商网络销售额也随之达到2.83亿元,创历史新高。

作为一个在西北山区的革命老区县,环县电商为啥这么火?根本原因还是环县的电商质量好、服务好,信得过、靠得住,赢得了全国各地市民的认可。

绿色产品品质好

“山童水劣,世罕渔樵”是古人对环县恶劣环境的形象概括,9236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数万条沟道分割得支离破碎。就在这样特有的环境里,生产出了享誉全国的环县羊羔肉和小杂粮。

因为发展电子商务,环县的农特产品成了“网红”。农户种养、网上订购、冷链包装、物流速运,环县土特产“一键”走出深山,分销各地。

甘肃古耕农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刘国宁是环县毛井镇人,他大学毕业后,坚持在外创业,有了一定电商企业经营经验的他看着家乡的绿色农特产品“藏在深闺无人知”,便萌生了回乡发展电商销售环县羊羔肉、小杂粮等产品的想法。

在和同学张宏波商议后,他们俩决定成立公司,并依托家乡的养殖户,建立陇东黑山羊养殖基地,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重点销售环县羊羔肉。

 

1672132451285460.jpg 

2015年成立公司,从最初的销售红葱、地皮菜、时令水果等产品,到目前主销环县羊羔肉,7年来,他们的经营模式、服务方式都在不断地提升,年销售额从起初的不足50万元到第二年的300万元,到2018年突破1000万元,2021年达到近5000万元,今年突破1亿元。“这一路走来,依靠的都是环县地道的绿色产品。”该公司负责人刘国宁说:“我们很多顾客都是回头客,有些顾客连续多年下单超百次,就是对咱们的产品信得过。”

赵陇军是环县电商孵化中心最早的一批电商企业负责人,起初他从环县葵花籽、胡麻油等产品做起,目前已经经营到30多种产品,年销售额近百万元。“每一件产品,都是在当地订单种植的,全过程都是监管的,不施化肥、不喷农药,全靠农家肥和天然生长。”赵陇军说起他经营的产品,满满都是自信:“每次看着顾客的好评,我们内心也不允许我们的种植生产基地参一点假。”

农村产品品类特

环县羊羔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荣获全国十佳羊肉品牌第一名,全国绿色农业十佳畜牧地标品牌,第五届中国农业(博鳌)论坛指定产品,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国家队运动员备战保障产品,在第二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中国名宴”称号等殊荣。冠名环县羊羔肉的高铁专列往返银川—杭州。环县也被列为全国63个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和全国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环乡人”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位列全国第17名。

 

1672132431286832.jpg 

这些列举,都是专业机构认证的,也是市民公认的。在环县,还有许多被认为“不可能”的产品也在网上热销,羊粪、苜蓿草、葵花杆芯等被当地群众当柴火、当粪土的东西,电商平台成为热销产品。

杨建军是环县虎洞镇的返乡创业者,北漂八年后,他将羊粪加工成有机肥卖到了北上广江浙沪等一线城市,用于养花植绿。杨建军的拼多多店铺日销超过1000单,销售额超过5000元。“冬天是羊肉的销售旺季,夏天是淡季,但夏天羊粪销量很不错。”杨建军介绍,以前羊粪在农村除了直接施肥、填土炕外,基本派不上用场,但现在,将粪肥经过一定的配比和深加工后,成为网络热销的营养土。

苜蓿草是羊畜的优质饲草,农家除了自养外,其他大都粗放以吨来单位销售。可在环县电商孵化中心的电商企业张丁卯却将它以斤来卖,重点销往一线大城市,用作兔子等宠物饲草。“咱们的饲草是纯绿色无农药产品,只要在生产加工环节多下功夫,保障好质量,市场上就供不应求。”张丁卯的宠物饲草在网络上销售也非常火:“一年销售20多万单,网络零售额近30万元。”

在以前,向日葵被剥掉葵花籽后,花托和葵花杆基本被废弃了;玉米经过脱粒后,玉米须也几乎没有用处。但如今,这些深藏农村田间地头的绿色“宝贝”成为环县电商的热销产品。“这些产品既可以做中药,又可以当茶喝,是最原生态的保健产品。”环县一电商企业负责人赵陇军说。

政府支持服务好

企业要发展,政府须支持。在环县,专门成立了一家专门机构电商办,免费为电商企业提供孵化场地,来服务电商企业发展,县委县政府也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发展。

为了创建优质物流服务,环县在县城建设了全供应链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并建成村级物流服务点,整合县域18家快递公司和30多家物流企业,统一运价、统一服务、统一配送,形成覆盖县、乡、村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并建设电子商务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吸引物流快递企业入驻,与多家物流快递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每年给予相应补贴,降低电商物流成本。

同时,环县在电商品牌创建上下功夫,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实现了网销农产品“安全可预警、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认定、产品可召回”。环县还委托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进行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顶层规划设计,在天津市南开区成功发布环县“环乡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在北京举办荞麦产业网上线仪式暨环县“环乡人”农产品推介会,建成“环乡人”品牌服务中心,出台《“环乡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办法》,构建“一核心、两主体、三品牌、六体系”的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体系,推动“环乡人”品牌管理和服务工作。

环县还积极推进“三零”小杂粮种植及小杂粮“三品一标”认证,累计认证原产地产品2个、地理标志商标2个、国家驰名商标1个、甘肃省著名商标10个、绿色无公害产品15种。

从创新电商企业服务机制,到完善电商产业发展链条,再到探索形成了合作社统一订单、企业统一加工、“环乡人”统一品牌、网货中心统一包装、溯源体系统一监管、物流体系统一配送的“六统一”电商发展模式,环县一步步实现了企业增效、就业增加、农民增收的阶段性目标。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