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樱桃:颗颗“红玛瑙”孕育好经济
每至早春,灞桥樱桃花竞相开放,淡粉色、粉白色的花骨朵一撮一撮的在春风吹拂下摇曳;到了5月份,循着白鹿的足迹踏原而上,道路两旁摆满了色泽艳丽的樱桃,小贩们不停地向游客吆喝叫卖着;进了果园,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樱桃树早已被红似玛瑙的果实压弯了腰……这,就是灞桥樱桃的盛景。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灞桥区委、区政府和西安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有力保护和促进下,灞桥樱桃以娇艳之姿吸引着无数游客争相到来,也孕育着灞桥的好经济。
历史悠久价值高
200多年前的樱桃树仍果实累累
灞桥樱桃历史悠久。相传,汉高祖刘邦打猎时,循着白鹿的足迹来到西张坡上,发现了这娇艳欲滴、馥郁甜香的果实;唐代,在灞陵坡就有樱桃栽植;如今,200多年前清代的樱桃树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灞桥樱桃颗粒饱满,果型硕大,色泽艳丽有光泽,果肉质地细腻、汁多、口感酸甜、味浓有香气、营养丰富,含有铁、维生素A、B、C及钙、磷等矿物元素,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适口性强,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中华名果”等称号。
灞桥樱桃之所以会历史悠久价值高,与其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不无关系:灞桥樱桃生产区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区,光、热、水、气、土等自然条件优越;平均海拔450-600m,年日照2719.6小时,有效积温4349℃,年均气温13.3℃,生长季节昼夜温差8℃,年无霜期202-208天,年均降雨量584.9mm,土壤以沙土和黄垆土为主,呈弱碱性,有机质含量1.14%,特别适合樱桃的生产种植。
丰产优质美名扬
年销量达1.8万吨信誉度百分百
据介绍,早在上世纪60年代农村集体就有樱桃园。1987年,在西张坡村书记和村长的带领下,率先种植起了樱桃树,并先后数次引进西洋樱桃品种,进行改良种植;2000年,灞桥区委、区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樱桃产业,先后进行了3个万亩工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绿工作项目。截至目前,全区鲜食樱桃栽植面积已近4万亩,产量2.6万吨,占全市樱桃总产量2.75万吨的65%,相继建成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园、东李樱桃示范基地、西张坡樱桃谷基地等16家,有“红灯”“美早”“艳阳”“拉宾斯”等30余个品种,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樱桃产业基地。
近年来,在市场监管局、农林局、科技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灞桥樱桃种植标准化和管理运营规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其中,授花授粉等标准化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更是达到了丰产优质的目的。正是有了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让灞桥樱桃美名扬天下,深受各年龄段、群体和地区消费者的认可,年销售量达1.8万吨以上,市场占有率30%以上,满意度达98%,知名度达85%,信誉度更是高达100%。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