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稻鱼共生”大米打响生态品牌
日前,在重庆市彭水县龟池大米加工厂的生产车间,全自动的机械设备脱粒、挑选、装袋一气呵成,整个流程井然有序。
近年来,彭水双龙乡龟池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积极探索,注册成立彭水县耀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推行“稻鱼共生”种植方式,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打造生态品牌,让彭水龟池大米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完善设施设备 实现机械生产
“这是我们今年新购进的大型烘干机和全自动包装机,都已经投入使用,效果非常好。”龟池村党支部书记张燕现场一边操作机器设备一边介绍。
脱粒的大米放进全自动包装机器中,不一会儿,就包装好了十几袋大米,其中有米砖、袋装、盒装,规格多样,包装精美。
龟池村因阡陌的稻田和纵横的沟渠形似金龟而得名,出产的稻米清香可口,自古以来享有龟池贡米的美誉,于2013年注册国家地理商标“彭水龟池大米”。
2018年,龟池村成立彭水县耀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00亩,用于种植生态大米“稻鱼恋”。“稻鱼恋”以特色种养为纽带,通过田面种稻、水体养鱼“稻鱼共生”模式,打造鱼和水稻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生态循环链。
2019年,龟池村建设稻鱼示范养殖基地、彭水龟池大米加工厂,公司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做大做优龟池大米品牌,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村民增收致富的双赢。
张燕介绍:“这几年,我们的大米效益还不错,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机械设施设备的缺乏,导致劳动力成本比较高。”
2022年,彭水县耀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改进设备,增加流水线,实现大米采收、烘干、包装全自动化。
统一生产模式 村民积极性高
双龙乡辖区水资源丰富,稻田分布多,特别是龟池村稻谷的种植历史长,龟池大米曾经畅销县内外。
近年来,彭水县耀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秉承服务村民、促进发展的宗旨,以提升“彭水龟池大米”品质为目标,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目的。在打造龟池大米品牌的同时,也带动周围群众种植水稻,通过统一肥料、统一品种、统一回收,打造标准化生产模式。
张燕介绍:“通过推广科学、生态的农作方式,公司提供种子、技术,还包回收,所以村里老百姓的种植积极性非常高。”
据统计,2022年,龟池村种植大米2000余亩,其中公司种植100亩,村民种植1900余亩。与2021年村民种植1500余亩相比,种植规模扩大了400亩。
“村民种植的大米,只要是和公司一样的品种,可以选择卖给其他地方,也可以选择卖给公司,村民自由选择。”张燕说,2022年公司收购了50万斤稻谷,比2021年增加了10万斤。
打造生态品牌 助力村民增收
据了解,龟池村采用的“稻鱼共生”方式,实现了农药化肥零投放、水稻与鱼共水域,形成一种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而由此孕育而出的稻鱼米,品质绿色健康,经现磨加工,米饭清新自然、滋味绵长、软糯适中。目前,彭水县耀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有新鲜大米30余万斤,已经销售大米11万斤,收入了50万元。
稻田养鱼模式的发展也带动龟池村200余户农户种植稻米增收,助力当地100余人务工。
张碧翠是公司务工人员之一,平时空闲时间就在公司大米基地负责栽种、施肥。她说:“我们在这里务工一天100元,在这里上班主要是离家近,可以照顾到家里,自己也有一份收入。”
下一步,龟池村将继续带动当地村民种植水稻,进一步利用“互联网+农业”的现代模式,推动农产品品牌化销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经济效益,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文 冉江陵 杨丽媛)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