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川果产业如何“跳起摸高”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2-11-23

 

“这是目前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生产线,每年可分选水果5万吨。”1121日,仁寿县川果智慧冷链物流中心内,智能化生产线紧张运转着。新采的“爱媛”,在生产线上“走一圈”后,根据不同的品质程度、重量和大小被分成不同类别。“通过这样的采后商品化处理,我们的柑橘可以更好地‘卖全国’。”该中心负责人说。

当天,全省川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仁寿县举行。川果智慧冷链物流中心正是此次会议的参观点位之一。

川果是我省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2021年,四川水果种植面积已达1256万亩,产量1153万吨。与此同时,全省水果产地初加工率62%。川果国家龙头企业总数达到8家。全省已创建川果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3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川果产业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

川果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也面临新形势。

目前,全国水果规模扩张过快,总面积超1000万亩的已有5个省,总产量超1000万吨的达8个省;果品产能的80%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优质优价和低价滞销同时并存;极端天气频发,应对极端天气的技术、手段、设施需要进一步提升……

会议要求,要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全力推进川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在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上,要通过优化布局、强基补短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升单产水平和产出效益。充分利用晚熟柑橘、晚熟芒果、早春枇杷、晚熟葡萄等特色水果的熟期优势,发挥优质蚕桑、优质核桃、优质石榴、优质苹果等特色产业的品质优势,实现错位发展、优质优价。要实现栽培模式由单一种植向复合增效转变。充分利用幼龄果园、落叶果树、冬闲桑园发展林-豆、林-麦、林-菜、林-药等复合种植模式,畜-沼-果等种养循环模式。要以一产为基础,加快培育产地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休闲观光、生鲜零售、会展策划等新产业新业态。

在提升基地生产水平上,要加快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做到能排能灌、旱涝保收;要加快水肥一体、山地轨道等现代装备的运用,推进宜机化改造,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加快选育一批品质优良、熟期各异、抗逆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新品种,针对产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集中攻关,集成创新一批先进适用、省工节本新技术。强化专业队伍建设,构建农科教、产学研协同推广体系,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在农产品加工发展上,要支持以分选、清洗、包装等为重点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发展。持续推进预冷、保鲜、仓储、冷链运输等为重点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将果品精深加工纳入招商引资重点范围。鼓励企业通过自建或与农户、合作社联建等形式,形成稳定的、专用的加工原料基地。强化精深加工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引进,推动果品加工向纵深发展。

在做强川果品牌市场上,要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做响区域品牌,做强企业品牌。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对接大型批发市场、重点商超,到销售区建立营销中心和专卖店。鼓励开展多种形式国际贸易合作。推动集产地加工、冷链物流、交割交易、检验检测等于一体的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做活线上线下两个市场。

在推动集聚集群发展上,要打破行政地域限制,统筹协调、科学布局、优势互补,构建跨市、跨县的产业集中发展区,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围绕生产、加工、营销“三端”,打造一批产业高地、培育一批经营主体、创响一批知名品牌、扩大一批就业岗位。培育一批旗舰型龙头企业,加快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引领川果产业全链发展。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