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产业链 展现新“梅”景
“无人机运输杨梅,相信大家不陌生了。那么,我们今天来讲一下如何运用无人机进行飞防……”近日,在步路乡聚仙庄,该乡50名杨梅种植大户齐聚一堂,学习杨梅全产业链提升相关知识。
今年以来,步路乡以产业兴旺为出发点,以杨梅主导产业为切入口,以一二三产融合为突破口,以强农富农为目标,不断推动杨梅产业种植绿色化、加工智能化、旅游休闲化,促进杨梅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不断引导杨梅种植“小散户”主动抱团,形成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集聚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积极引导农户、合作社与神仙大农公司对接,目前已有聚仙庄、仙赐果品纳入“神仙大农”区域公用品牌合作。并搭建“互联网+”销售模式实施新梅农计划,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合作,邀请电商直播团队对农户进行电商直播培训,引领农户从梅林走进直播间,教大家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把直播变成“新农活”,把流量变成“新农资”。
此外,步路乡在大力推广肥药双控减量技术上,实施种养循环模式,有机肥使用面积占80%以上;全面减少农药使用,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全面实行统防统治。在现有的杨梅销售合格证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县、乡、村、基地”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和溯源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产业振兴和农民致富的强劲动力。”步路乡党委书记郑海军介绍,今年该乡聚焦“一标一品一产业”融合发展,推行“六个一”发展模式,投资200万元建设步路乡杨梅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打造杨梅文化展厅及杨梅文旅景观节点,增设对外展示窗口,持续推动仙居步路杨梅品牌建设。据统计,2022年步路乡休闲旅游人次达到10万以上,经济收入4000多万元。
提升杨梅附加值关键在于梅农要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服务”转变。郑海军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接下来,我们将聚焦党建赋能产业,放大党建联建创富效应,全力推进杨梅全产业链建设,不断赋予杨梅多种功能、提升多元价值,在拓展农民就业、增加农民致富上探索得更远。”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